2010-01-15

葡眾健康計畫


衛傑


原味餐包


康貝兒


樟芝益


995生技營養品


永生福朗


康貝寧


百克斯


和悅


愛益


葡眾貝納Q10


心寫管清道夫 - 迪康+力盛




女性至寶 - 欣悅康


微笑原來和他有關

要擁有好心情? 那就試試高碳水化合食物吧!

澳洲研究員指出,高碳水化合物和低脂飲食不僅幫助減重,比起肉類及高乳製品的飲食,也更能使人心情愉快。

這項研究是以澳洲106位體重過重或肥胖的人為對象,年齡介於24到64歲,為期一年。其中一組攝取低脂肪和高碳水化合物,如麵包、義大利麵和米飯,另一組攝取低碳水化合物和更多肉類及乳製品的高脂飲食。

研究由澳洲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南澳大利亞大學和福林德斯大學合作。研究員發現,受試者一年後,比起吃更多肉類及高乳製品的人,攝取高碳水化合物和低脂肪飲食者,較少出現生氣、敵意、沮喪和煩惱等負面情緒。

這項刊登在「內科醫學檔案」(ArchivesofInter-nalMedicine)的報告指出:「過去一年,低脂的節制飲食與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相較,對過重或肥胖者的情緒較有利。」
(本文出自:台灣新生報 2009/11/11)

血清素(serotonin)是一種神經傳導物,可稱它為快樂荷爾蒙。作用於腦部時,可輔助情緒的控制。米飯的主成分就是碳水化合物,因應現代人經媒體一番炒作後,對白飯這澱粉類的食物避之唯恐不及下,解除心理負擔可以選擇糙米或五穀米,相較於白米更多了纖維與維生素、礦物質。為什麼吃巧克力會讓心情變好,因巧克力中的色胺酸有助血清胺合成。但請記得適量攝取,否則心情變好,身體也心情大好而心寬體胖了。

人體腦部會製造一種天然的抗憂鬱劑-多巴胺。可和維生素B1、B2、B6一起作用讓色胺酸轉變成菸鹼酸,對腦神經能維持正常運作亦很重要。

希望大家都能擁有好心情,很多慢性疾病都因情緒壓抑所導致,有好的心情才有好的健康身體,身體健康才有辦法行千里路,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開拓視野、心也跟著擴展開來,心開嘴就開,微笑多健康!

關於膽固醇

妳是膽固醇女孩還是膽固醇男孩?知道自己是否合乎標準亦或屬於輕度、中度或已經重度危險了呢?需不需要也來訂製個人型立牌,過不過的了,視自己的實力而定囉!

膽固醇從何而來?有50%從動物性食物所獲得,另外50%人體可以自行合成。

那麼,膽固醇是壞東西嗎?不盡然!膽固醇是細胞膜的必須成分,是荷爾蒙的原料。只是過多的膽固醇蓄積血管內,容易使血管壁失去彈性而漸漸硬化,若蓄積的血塊剝落,隨著血液流至腦血管造成栓塞,就會發生所謂的中風。但總膽固醇也不宜過低,經研究人員多年來已經注意到,總膽固醇值較低的人,似乎比其他人更容易罹患某些癌症。就公共健康而言,指數落在標準值內就是正常狀態,需要維持於標準內但無須過度追求”小而美”的錯誤觀念。

好膽固醇、壞膽固醇HDL是好膽固醇,HDL可將膽固醇帶至肝臟中代謝;那麼LDL就是壞膽固醇,因為LDL將肝中膽固醇至組織利用。LDL被視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險象因子,若LDL濃度高易引起血管粥狀硬化。

理想值
總膽固醇 <200mg/dl
HDL 男>40 mg/dl 女>50 mg/dl
LDL <130mg/dl

內臟類、蛋黃、海鮮類(如:蝦頭、花枝內臟等..)、皆屬於高膽固醇食物;建議多攝取蔬果,蔬菜的膳食纖維可結合膽酸、膽鹽,降低膽固醇被吸收,水果中富含維生素C,缺維生素C則無法形成膽酸、膽鹽,若蓄積體內易引起高膽固醇血症。近年來,經日本的醫學家、生理學家研究得知,納豆有溶解血栓的功效;而紅麴菌中的monacolin K能抑制HMG-CoA reductase的活性,有降膽固醇的作用。然而紅麴近年來也被廣泛使用於各類食品加工裡。





-->

H1N1 知多少

H1N1(新型流感原)是...一種於豬隻中感染的疾病,屬於 A型流感病毒,常見病毒為 H1N1、H1N2、H3N1與 H3N2。

H1N1新型流感傳染途徑與季節性流感類似,主要是透過飛沫傳染與接觸傳染,一般成人在症狀出現前 1天到發病後 7天均有傳染性,但對於病程較長之病患,亦不能排除其發病期間繼續散播病毒。另兒童病例的可傳染期通常較成人病例為長。

人類感染H1N1新型流感症狀與季節性流感類似,包括發燒、咳嗽、喉嚨痛、全身酸痛、頭痛、寒顫與疲勞,有些病例出現腹瀉、嘔吐症狀。新流感症狀通常是發燒、上呼吸道症狀(咳嗽、喉嚨痛、流鼻水等)、肌肉痛、關節痛、疲勞等症狀,與一般流感症狀相同,無法依症狀研判是否感染H1N1新型流感。若有發燒、上呼吸道症狀等症狀時,請儘速就醫,由醫師診治。

通報定義如下(需同時符合下列三項條件):1.突然發病,有發病(耳溫≧38℃)及呼吸道症狀。2.具有肌肉酸痛、頭痛、極度倦怠感其中一種症狀。3.需排除單純性流鼻水、扁桃腺炎與支氣管炎。

人體體溫會受到許多因素短暫的變化,剛運動完,體溫可能達37.5~38度、量體溫前如果水分補充不足、過度疲累,也都會有體溫升高情形,一般而言,清晨時體溫較低,傍晚時體溫會稍高。因此,要測量正確的體溫,從戶外活動後進入戶內,應該要休息5分鐘以上,再量體溫比較準確。不論使用何種溫度計,均以攝氏38度為發燒標準。

若快速篩為陽性,即可取得克流感,請依醫囑服用藥物、應於症狀發生之48小時內開始使用、不上班、上課並在家休息,勤洗手、遵守咳嗽禮節及呼吸道衛生、維持居家環境的清潔與通風、避免不必要的探病及出入公共場所。若有發燒有咳嗽等疑似流感症狀,請務必戴上口罩,避免傳染他人,並請隨時注意症狀,若症狀未改善或加重,請再次就醫。與病患親密接觸者請自主健康管理7日,若有疑似類流感症狀,請儘速就醫。快速篩檢呈現陰性或未進行快速篩檢之類流感患者,出現肺炎傾向或併發症,即可以克流感治療。

感染流感病毒後,須經過2-4天潛伏期才會發病,因此同一班及若在3天內有2位學生發病,代表病毒可能在同班同學中流傳,故建議此時停課來降低病毒傳播狀況。建議該班停課5天(含例假日),簡稱「325標準」。

大部分感染H1N1新型流感者,症狀多為輕微,且一週內會痊癒,即使不需特殊治療亦可康復,故大多數人可以在家裡休養。惟仍有極少數人感染後病情迅速轉為重症,所以臨床醫生、病患及家庭照護者應對病情轉換之危險徵兆提高警覺,以及早就醫積極治療,避免轉為重症。危險徵兆如下: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發紺(缺氧)、血痰、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另兒童危險徵兆包含呼吸急促或困難、缺乏意識、不容易喚醒及活動力低下。

在H1N1新型流感病毒沒有變異之下,罹患過H1N1新型流感而且痊癒之後,不會再次得到H1N1新型流感,但仍有可能感染其他流感病毒。感染過H1N1新型流感且已痊癒的民眾,因有免疫力,不必再接種H1N1新型流感疫苗。但因流感流行季均會流行數種流感病毒,為提供完整的保護力,仍然需要每年接種季節流感疫苗。

H1N1新型流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指出,有呼吸道症狀的人應戴口罩,醫護人員照顧病人時也應戴口罩,民眾如果想要給自己多一分的防護,使用布口罩就罩得住了。必須進入人潮擁擠或空氣不流通之場所時,為減少被感染的風險,可以選擇佩戴平面口罩或棉布口罩。棉布口罩已具相當的防護效果,呼吸阻抗較小且透氣性較佳,適合各年齡層使用,而且清洗後可重複使用,暨經濟又環保。因此,建議家長可以為您的孩子選購準備2、3個棉布口罩,每天替換佩戴,預防新流感。

腸道保健 健康人生

因為經濟發展,醫學進步及社會福利的日趨完善,使得人類的壽命在二十世紀大幅延長,百年內由平均三十歲左右,延長到六十五歲。當人的壽命長短不成問題時,該重視的就是生命的品質。活得健康,活得長久,活得美麗,就必須積極規劃自己的打造健康人生方案,並且徹底執行;即使步入老年,仍然能夠維持健康,享受人生,確保相當優良的生命品質。打造健康人生方案中,最容易執行,效果最顯著,影響最全面,最有科學根據,同時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就是腸道健康。

目前諸如黑心食品、環境污染、藥物濫用等外來毒素對我們健康的威脅,我們都能加以批判和關心,然而更危險的內生性毒素卻反而不為人所重視。所謂內生性毒素,包括體內新陳代謝所產生的廢物,以及腸道廢物經腸內菌分解所產生之毒素。在健康的腸道中,糞便迅速被排出,不至於產生太多足以影響健康之內生性毒素。但是當飲食不正常、運動不足、壓力、疾病、藥物等導致腸道健康失衡時,內生性毒素就會累積,而且運送全身,破壞免疫系統,引發包括癌症,過敏等多種病變。

腸道除了是消化器官,是最大的免疫器官,擁有複雜的神經系統外,另外在腸道內蓄養了總數超過一百兆以上的腸內細菌,種類超過五百種,內含有益菌、有害菌互相競爭,形成動態平衡。腸道內的微生物生態系,常稱之為腸道菌相。腸道內之有益菌以乳酸桿菌和雙岐桿菌為主,除了分泌抗菌物質,抑制有害菌生長;尚包括調節免疫,預防多種疾病之生理功能,有害菌則以葡萄球菌,威爾斯氏菌等腐敗菌為主,能分解蛋白質、產生酵素、引發腸炎、下痢、過敏以及其他多種疾病。當腸道老化時,排便不順暢,腸內毒素累積,引發許多大腸疾病,影響到全身的健康狀態。老化與腸道健康息息相關,醫學研究明確的告訴我們,老化由腸道開始,腸道的老化加速全身的老化。

維持年輕活力的腸道平衡,最重要的就是提升乳酸桿菌和雙岐桿菌等有益菌的活力,乳酸菌能增進腸道菌相的品質,其發揮整腸功能之原因為:
(1)生產乳酸,以及其他抗菌物質。
(2)和有害菌競爭養分及增殖空間。

近年來的科學研究,更明確證明乳酸菌具有下列之多種保健機能:
(1)整腸效果:調節腸道菌相,抑制有害菌,促進有益菌增殖。
(2)治療急性腹瀉:迅速產生大量有機酸,抑制造成腹瀉的病菌生長。
(3)免疫調節機能:活化腸道免疫系統,刺激巨噬細胞及淋巴細胞產生免疫球蛋白A,g-干擾素,抗腫瘤因子等免疫因子。
(4)抗腫瘤:乳酸菌的抗腫瘤機制包括
(a) 可降低由有害菌所產生和腸道致癌相關的酵素,減少致癌物的產生。
(b) 可直接吸收致癌物質,排出體外。
(c) 活化人體的免疫能力,而達到抗腫瘤效果。
(5)降低血液膽固醇:其作用機轉可能是降低腸管的吸收作用,促進肝臟排出以及抑制體內合成。
(6)降血壓:乳酸菌分泌代謝之某些胜肽會抑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 使血壓降低。
(7)降低過敏反應:經由調節人體免疫反應,有效緩和花粉症,異位性皮膚炎等過敏性疾病。
(8)降低幽門桿菌感染導致胃潰瘍等胃部病變,些許特別之乳酸菌,能有效降低胃部幽門桿菌之感染。
(9)抗老化:清除自由基,吸收重金屬等各種腸內毒素,改善排便,避免體內毒素累積,有效延緩老化。
(10)美容效果:改善排便,清除毒素、自由基等,以達美容功效。

「生病看醫生,健康看自己」,中老年以後的生命品質,要靠身體的健康來維持,而身體的健康就要看個人平常所投入的努力程度。健康的人生由腸道保健開始,並且也要從改善生活習慣,保持飲食均衡,適當運動以及積極補充乳酸菌,以達到維護腸道菌相健康為目的。

功能強化的超奈米

奈米科技是最近一、兩年內非常熱門的技術。奈米(nm)的意思就是1米(1公尺)的十億分之一,亦即為10-9m。過去在一般顯微鏡的世界裡大概是10-6m亦即微米(μm),細菌的大小大概在1-2微米,奈米亦即是細菌的千分之一大小。不過目前只要小於微米如百奈米或十奈米皆泛指為奈米技術。奈米化的結果最直接的是表面積度大,無論消化吸收都變得更好。

不過奈米化設備很貴,尤其處理生物材料,不能過熱者更貴,單以1000c.c級實驗室機型就要300萬元,對於處理一次發酵達40噸產量而言,設備費用不僅直逼天價,恐怕亦無此容量之設備。幾經改良與多次試驗之後,我們改採用先進之高壓(1800磅以上)均質機設備來進行。經此處理過後,由於顆粒變小,所以有較順溜的口感,感覺上好像變稀,顏色也略淡些。但實際上,濃度並無改變,顏色變淡是因為其他顆粒變小後,面積變大而遮住菌體顏色之故,但恐消費者誤會,所以再加以改進,我們再將原料濃度提高,發酵時間延長,就可獲得改善。

大豆裡含有異黃酮,近來常見於諸多保健食品中,具有改善停經後不適症,不過大豆中的異黃酮帶有醣基,在消化利用上較差,大豆中的異黃酮被去除醣基,成為超奈米級的顆粒,非常適合人體利用及吸收。

由菌體分解大豆蛋白成數百種胜月太,亦皆是達超奈米的層次,其吸收比游離態胺基酸更佳。而米胚芽中之維生素、礦物質、核甘酸以及水溶性靈芝多醣等,亦能在菌體作用下游離出來,成為高效率吸收之超奈米分子。

隨著奈米時代的來臨,生物中心的研究人員亦不斷精益求精,期盼藉由科技帶給大家更多生命希望。




-->

去醣基大豆異黃酮

當女性到達更年期時,因體內女性荷爾蒙分泌減少,而容易出現熱潮紅、心跳、多汗、頭痛、頭暈、失眠、陰道乾涸、情緒不穩定、鈣質流失而易骨折等症狀,稱之為更年期症候群,有些婦女症狀輕微,有些則很嚴重,治療的方法多是為賀爾蒙補充療法,但近來許多報告指出,補充雌激素可能使乳腺癌的發病率升高,長期使用這種複合激素藥物也會增加心臟病、腦中風和血栓發生的風險。

大豆含有一種目前自然界中唯一具有雌激素作用的化學物質,即為大豆異黃酮,因為具有雌激素作用,所以又稱為〃植物雌激素〃,與人體的雌激素不同的功能與好處,是因為它的結構類似於雌激素,可取代人體的雌激素,與雌激素受體結合,避免乳房與子宮因雌激素影響而誘發癌症,另外它可封閉阻擋新生血管的形成,使腫瘤無法成長,也就不會變成惡性腫瘤或癌,因此具有雌激素活性或抗雌激素活性,可避免女性達更年期時,因補充女性荷爾蒙而導致上述疾病罹患率增加。大豆異黃酮具有許多生理活性,包括降低多種癌症之發病率,對某些癌症具有預防和治療的效果,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子宮癌、結腸癌、膀胱癌、肺癌、白血病、皮膚癌、胃癌等,減輕婦女的更年期症狀,如熱潮紅、情緒不穩等,也可預防骨質疏鬆症,調節血脂,降低膽固醇以及預防心血管疾病等功能。



專家建議可經由飲食中多攝取大豆或大豆蛋白製品,如豆腐或豆奶等以取得足夠的需要量。醫學研究發現,成人每人每天攝取大豆異黃酮五十毫克以上,就可達到上述各種醫療保健效果。而目前經研究發現的大豆異黃酮共有12種,分為游離型和配糖結合型兩類,其中以游離型的染料木黃酮(Genistein)之生物活性效果最佳,但一般從大豆抽取的異黃酮大部分以含配糖體的形式存在,經人體攝食後,必須經過腸胃道內之微生物進一步將結合型的異黃酮水解成游離型,才可使人體吸收利用,因此其生物利用率受到個人體內腸道菌叢的影響很大,有鑑於此,本生物中心研發人員運用高科技發酵技術以菌種取代腸道內之微生物來分解大豆異黃酮,強化大豆異黃酮的轉化能力,發酵過程中由於菌種的分解發酵作用,已先將異黃酮的配糖體切除,成為可較易被腸道所吸收利用之游離型大豆異黃酮。加上黃豆所含之豐富營養素,如必需胺基酸、大豆卵磷脂、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植物固醇、皂素、礦物質、大豆纖維及其他附加價值甚高的營養成分等,可稱之為各種營養的寶藏,長期攝食必具有健康效果,並可防患各種疾病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