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力午睡》
越來越多醫學報告證實,工作日下午抽空睡20-30分鐘,有助於提升工作效率、降低錯誤以及減少人際衝突。這種短而有效的充電方法。
《學習新嗜好》
抽 空報名學習一種新語言、球類運動或是樂器,給你不隨意加班的正當理由,又可以認識新朋友,靈活你的大腦與創意,提供更多與客戶聊天的話題。你將發現同樣的錢拿去繳學費,比買名牌衣服的投資報酬率高出許多。
《不把電腦帶回家》
下班後不只是你的筆記型電腦,最好連PDA、黑苺機全部都留在公司。這樣做會強迫自己工作時更有效率,下班時心情更輕鬆,更可省下家裡的電費。 《工作與家庭清單》許多人或許已經養成隨時寫下需要完成的工作清單,但是卻很少人寫下為家人的需求清單。記住!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不就是讓家人幸福嗎?
《長假不如短休》
上班族與其引頸期盼一年一度的出國旅遊,不如妥善安排每天上班時的短休。在桌上放個計時器或網路下載提醒軟體,每隔50分鐘就讓自己從位置上起身,不管是喝口水、伸展筋骨、深呼吸、上洗手間,都能讓你疲勞的肌肉以及腦袋得到適時的休息。
《勤練放鬆技巧》
讓自己表情輕鬆,腦袋清楚。 許多人或許會說:「放鬆?這有什麼困難。」但是卻看見太多病人深受頭痛、失眠、焦慮、憂鬱等症狀所苦。心理諮商師邱永林指出偏偏這些都是身心長期無法有效放鬆的後遺症!除了上面提到的行為技巧,想要放鬆最首要還是心態和價值觀必須作調整!
人類的身體跟心智就像一組彈簧,既不能永遠緊繃,也不能永遠放鬆,否則就會失去最佳狀態!有智慧的人會在緊張的工作中,發現值得輕鬆面對的趣味;也會在放鬆的生活時刻中,領悟到嚴肅的生命意義。 各位,請注意《身體的除濕》那一段. 所以囉,如果工作許可時9:30,14:30起來為身體'除濕'一下!
避免癌症的最佳方法,就是一年到頭都喝溫開水 救救自己,晚餐別太晚吃,酸性體質是慢性疾病的開始。
(晚餐別太晚吃)
晚上8:00再吃晚餐就算"宵夜"了!你是不是也常忙到8:00才吃飯呢?
根據統計國內70%的人具有酸性體質。酸性體質有一個很大的特徵,吃越好得慢性疾病的機率就會很高。因為體質變酸,酵素作用會受到阻礙,內分泌失調,荷爾蒙也會受阻礙。酸性體質的朋友,一味地吃大魚大肉所謂有營養的食物,事實上是雪上加霜,只會讓身體越來越糟,要找出問題的根源去改變你的體質,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熬夜會使體質變酸》
晚上1:00以後不睡覺,人體的代謝作用由內分泌燃燒,用內分泌燃燒產生的毒素會很多,會使體質變酸,通常熬夜的人得慢性疾病的機率比抽煙或喝酒的人都來得高。
所以每天儘量在12:00以前睡覺,不要常熬夜,若非要熬夜,一星期以一次為限!熬夜時不要吃肉,盡量吃碳水化合物,這樣隔天才不至於很累,可把傷害減至最低。
《吃宵夜的人,體質容易變酸》
時常交際應酬的生意人,通常壽命較短,易患糖尿病、高血壓。凡是晚上8:00再進食就稱做宵夜。吃宵夜隔天會疲倦,爬不起床,肝也會受損,因為睡覺時,人體各器官活動力低,處於休息狀態,因此食物?在腸子裡會變酸、發酵、產生毒素傷害身體。
《 早起的人身體好》
人體在凌晨4:30,體溫達到最低點,血液循環最快,因此古時候練功的人在4:30以前就起床。如果睡太晚,血液循環變慢,氧氣也跟著減少,變成缺氧性燃燒,會使體質變酸。
《不吃早餐的人,體質會變酸》
一天三餐中,早餐佔了70分,午餐0分,晚餐30分。可見早餐最重要,但台灣人普遍不吃早餐,更糟的是養成吃宵夜的習慣,這是非常不正確的飲食習慣。所以從現在起要更重視早餐,學習如何吃早餐。早餐一定要豐富而且要選擇耐燃燒 4-5小時的食物,才足夠你一天的消耗量。
《精緻食物加速胃腸老化》
少運動且整天坐在辦公室的上班族最容易犯這種錯誤,因為吃的少,刻意選擇很精緻的食物而少吃粗糙的食物,這種人的腸子老化的特別快,肝功能差,大便是黑色的而且會常便秘。因為精緻食物缺乏纖維素,會導致腸子功能變差,甚至萎縮,所的食物變成了毒素,使你體質變酸,慢性病也開始。養生之道就在日常生活裡吃出健康,也能吃出自信。
《身體的除濕》
身體的除濕小小柔軟操非常 除濕喔 !!在秋冬季節變換時,由於外在的溫差、溼度,以致於飲食生活習慣的不規律,使得體內潮濕、氣血循環變弱、黏膜組織滋潤物不足,致使免疫力下降,很容易引發呼吸系統的病變,如咳嗽、鼻子過敏、打噴嚏、流鼻血不止、鼻塞、頭昏腦脹等毛病。!
解決之道:
1. 早睡早起,晨起睡前做柔軟 體操或簡易動功五到十分鐘,不僅可以鍛鍊出強健的筋骨,亦可清除體內的濕氣、寒氣或溼熱。絕對不要熬夜晚睡,那可是會將你的免疫力降低高達百分之三十的。
2.咳嗽時,我們可以握拳,以拳頭的上方敲打胸部的左上角及右上角;此乃肺部的頂端,輕輕拍打此處六十下,敲打中喉嚨會癢癢的然後產生咳嗽,這是讓髒東西出來。記得左右兩邊都要敲,可每日多敲幾遍。尤其騎車或上下班時間回到屋內,更應馬上敲打,以清理肺中污染的空氣。
3. 鼻過敏時,雙手同時按摩後腦袋五分鐘,喝熱杏仁茶或大步快走半小時,或洗澡時以較熱熱水沖後頸部數分鐘。
4. 有一位治癌專家說:「避免癌症的最佳方法,就是一年到頭都喝溫開水。」我們的身體必須消耗極大的能量,才能將喝下的冰飲料溫暖至正常體溫(攝氏三十六度半),如此一來整體的免疫力自然遽降了。所以如果你常喝冰飲料,建議你,將飲料退冰半小時或改喝常溫白開水。
希望你能好好照顧自己ㄉ身體唷 ~^o^~
2010-04-29
增減資,利多、利空怎麼看?
( 2010/04/27 Yahoo!奇摩理財特約作家 黃逸強 )
這陣子國內股市掀起一波減資潮,華映為了打消虧損,一口氣減資998億,堪稱台股史上最大金額。減幅六成,代表小股民的一張股票只剩394股,投資人解讀為利空,紛紛拋售持股,以2根跌停板來宣洩賣壓。 繼華映之後,力晶也宣布要減資343億,減幅近四成。儘管今年DRAM產業景氣復甦,力晶第一季財報亮麗,市場還是以跌停板反應減資的利空。
減資不損及股東權益
其實股票在減資前後的市值是一樣的,投資人不用擔心,因為減資後重新掛牌的參考價是用前一天收盤價換算減資比例而來。
《公式》
減資前資本額*收盤價=減資後資本額*開盤參考價
《舉例》
原本資本額100億,減資50%,新資本額是50億,若前一日收盤價為4元,新上市參考價就是8元。投資人原來有一張股票1000股,市值4000元,減資後剩500股,重新以8元掛牌後,市值還是4000元,股東權益是不變的。
話雖如此,但減資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因為虧損,企圖利用瘦身來調整財務結構。原來股本100億可以賺一億,現在股本50億就可以賺一億,財務報表淨值是提高了,但把那虧損的50億,用減資手法來一筆勾消,卻是最引人爭議之處。
增資減資都是財務操作
同樣是減資,中華電信退錢給股東,大家給予高度肯定。尤其是2007年晶華飯店一舉減資七成,退還股東每股7.2元現金,大幅提昇淨值及股東權益,一度躍升為股王最為典範。
倘若企業帳上有多餘資金又沒有投資計劃,以現金減資方式退還股款,對提高股東報酬率有正面效益,是經營者負責任的表現。相較於有些公司經營不善、年年虧損,只會增資向股東要錢,養一堆肥貓真是愧對投資人。
力晶在同一天宣布減資再增資讓很多人感到「霧煞煞」,到底對投資人是好是壞?該不該賣掉股票?通常這種狀況是因為有新的團隊或金主要入股,所以要求利用減資把虧損打掉,再參與新股的增資。
如果產業前景看好,能引進資金技術提高競爭力,長期來看是正面的,但太頻繁於財務操作會讓投資人失去信心。力晶去年因為1.58億美元可轉債到期,轉換價格與當時市價差距太大,遭持有人龐大賣回的壓力;力晶財務狀況吃緊,或許與DRAM產業特性起伏有關。
五種股票少碰為妙
雖然投資股票要看「價值」而非「價格」,但為什麼有的股票跌到只剩三元,有的股票卻可以漲到三位數字?每張股票的票面價都是十元,身為經營者就必須力守這個馬奇諾防線,不可以跌破這個價格,這是選股最基本的判斷。
哪些股票少碰為妙?個人的選股邏輯也許可供讀者參考:
1.全額交割股不買,因為會被打到全額交割股一定有問題
2.股價10元以下不買,表示經營者做的不夠好
3.成交量100張以下不買,流動性不足根本喪失了掛牌的意義
4.不會賺錢的公司不買
5.不是那個產業的龍頭不買
郭台銘曾說:在一個產業裡,做第一名可以穩定賺錢,第二名可能有點賺錢,第三名以後就等著被淘汰或被併購。
買股票最重要的是看經營者。如果是你,會投資經常跑三點半財務有狀況的老闆,還是經常做空中飛人全球談生意的老闆?一個是缺錢就增資、虧錢就減資的公司,一個是不斷併購擴張事業版圖的公司。相信投資人的眼光是雪亮的。
這陣子國內股市掀起一波減資潮,華映為了打消虧損,一口氣減資998億,堪稱台股史上最大金額。減幅六成,代表小股民的一張股票只剩394股,投資人解讀為利空,紛紛拋售持股,以2根跌停板來宣洩賣壓。 繼華映之後,力晶也宣布要減資343億,減幅近四成。儘管今年DRAM產業景氣復甦,力晶第一季財報亮麗,市場還是以跌停板反應減資的利空。
減資不損及股東權益
其實股票在減資前後的市值是一樣的,投資人不用擔心,因為減資後重新掛牌的參考價是用前一天收盤價換算減資比例而來。
《公式》
減資前資本額*收盤價=減資後資本額*開盤參考價
《舉例》
原本資本額100億,減資50%,新資本額是50億,若前一日收盤價為4元,新上市參考價就是8元。投資人原來有一張股票1000股,市值4000元,減資後剩500股,重新以8元掛牌後,市值還是4000元,股東權益是不變的。
話雖如此,但減資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因為虧損,企圖利用瘦身來調整財務結構。原來股本100億可以賺一億,現在股本50億就可以賺一億,財務報表淨值是提高了,但把那虧損的50億,用減資手法來一筆勾消,卻是最引人爭議之處。
增資減資都是財務操作
同樣是減資,中華電信退錢給股東,大家給予高度肯定。尤其是2007年晶華飯店一舉減資七成,退還股東每股7.2元現金,大幅提昇淨值及股東權益,一度躍升為股王最為典範。
倘若企業帳上有多餘資金又沒有投資計劃,以現金減資方式退還股款,對提高股東報酬率有正面效益,是經營者負責任的表現。相較於有些公司經營不善、年年虧損,只會增資向股東要錢,養一堆肥貓真是愧對投資人。
力晶在同一天宣布減資再增資讓很多人感到「霧煞煞」,到底對投資人是好是壞?該不該賣掉股票?通常這種狀況是因為有新的團隊或金主要入股,所以要求利用減資把虧損打掉,再參與新股的增資。
如果產業前景看好,能引進資金技術提高競爭力,長期來看是正面的,但太頻繁於財務操作會讓投資人失去信心。力晶去年因為1.58億美元可轉債到期,轉換價格與當時市價差距太大,遭持有人龐大賣回的壓力;力晶財務狀況吃緊,或許與DRAM產業特性起伏有關。
五種股票少碰為妙
雖然投資股票要看「價值」而非「價格」,但為什麼有的股票跌到只剩三元,有的股票卻可以漲到三位數字?每張股票的票面價都是十元,身為經營者就必須力守這個馬奇諾防線,不可以跌破這個價格,這是選股最基本的判斷。
哪些股票少碰為妙?個人的選股邏輯也許可供讀者參考:
1.全額交割股不買,因為會被打到全額交割股一定有問題
2.股價10元以下不買,表示經營者做的不夠好
3.成交量100張以下不買,流動性不足根本喪失了掛牌的意義
4.不會賺錢的公司不買
5.不是那個產業的龍頭不買
郭台銘曾說:在一個產業裡,做第一名可以穩定賺錢,第二名可能有點賺錢,第三名以後就等著被淘汰或被併購。
買股票最重要的是看經營者。如果是你,會投資經常跑三點半財務有狀況的老闆,還是經常做空中飛人全球談生意的老闆?一個是缺錢就增資、虧錢就減資的公司,一個是不斷併購擴張事業版圖的公司。相信投資人的眼光是雪亮的。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