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電子報> 更新日期:2010/05/21 03:28
中國時報【李宗祐/台北報導】
中國醫藥大學講座教授張傳祥在美國從事性荷爾蒙研究長達三十年,是國際知名的性醫學研究權威,近年跨行投入抗肝癌新藥研究,領先全球破解男性B肝病患比女性易轉變成肝癌的機制。問他此次突破最大關鍵,他笑說:「應該感謝上帝造物巧妙!」
此次張傳祥跨領域帶領成大基礎醫學研究所博士生吳明恆、中國醫藥大學助理教授馬文隆和長庚大學副教授徐正龍三位年輕台灣學者,解開雄性荷爾蒙在B肝轉變成肝癌的關鍵機制,全球科學家眼睛一亮。
「當我們知道雄性荷爾蒙受體和肝癌的發生有關係時,只要進入性荷爾蒙領域,很少人可以跟我們競爭!」對於跨領域投入肝癌研究,張傳祥很有自信。他說,只要是男女罹患比率明顯落差的疾病,都可能與性荷爾蒙有關。
他說,當漸凍人發病機制被證實也與雄性荷爾蒙受體有關後,日本提出病患發病前採閹割手術的預防治療法,這對男性是很大的傷害,美國醫學界就不敢做。
他領導的研究團隊兩年前利用從薑黃素合成的ASC─J9化合物,動物實驗證實可有效控制漸凍鼠病情,還可讓實驗公鼠與母鼠正常繁殖後代,這項研究成果感動多少人。
他說,研究團隊已利用ASC─J9進行青春痘、禿頭、漸凍人、前列腺癌、肝癌和膀胱癌等治療研究,目前發現,ASC─J9可分解、減少任何我們想要治療部位的雄性荷爾蒙,但不影響腦部和睪丸的雄性荷爾蒙分泌,完全不會破壞男人的性福!
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2010-06-11
保肝產品有效嗎?解析9大常見保肝產品
2010/05/20 保肝產品有效嗎?解析9大常見保肝產品劉采艷
除了不熬夜、少喝酒、不吃刺激食物、不亂吃成藥的護肝通論,基於愛肝心理,許多和肝有關的保健產品,民眾都喜歡買來試試。但有人吃了保肝藥,反而造成肝臟傷害,醫師乾脆警告:所有保肝藥都別碰!只是,愈不說清楚,民眾就愈是瞞著醫師偷吃。
本文要介紹目前市場上,用於「保肝」的保健產品,希望讀者有正確的用藥觀念,選擇適合自己的保肝產品。
藥品、食品、健康食品
所謂的保健產品,是指非藥品級的「食品」,又分為「健康食品」與「食品」二種。依據台灣的食品衛生法規定義:能提供特殊營養素和具有保健功效的食品才叫健康食品,並要取得「健康食品認證」,目前國內通過衛生署認證的健康食品只有160多種,未經認證都只是一般「食品」。
藥品、食品、健康食品的使用差別是劑量與使用時機的差異。藥品經過純化過程,濃度與劑量都比較高,使用在人體疾病狀態;健康食品則是以特定加工或處理方法分離或萃取某些有效活性成分,濃度較藥品還低,適用於人體健康時的預防保健或半健康狀態。
讀者首先應了解自己的肝臟狀況「是否需要用藥」,如果經醫師抽血檢查後確認不需要用藥,建議可採取正確的護肝行動,再配合具保肝效果的健康食品。但一旦得了病毒性的肝炎(如B型肝炎),就應該配合醫師的藥物治療 ,不可單靠健康食品。
國內常見的「保肝」產品
▼水飛薊素(Silymarin),處方藥須依建議量使用
水飛薊(Cardus Marianus L.)是目前最廣泛用來治療酒精性肝炎、急性肝炎及肝硬化(纖維化)最常用的保養產品。它原生於喀什米爾山區,早在17世紀,著名的藥劑師 Nicholas Culpeper 就已經建議使用乳薊(Milk Thistle)來保護肝及脾臟,更建議用來治療黃疸。
水飛薊的莖和葉片被切開時會流出白色的組織液,因此又名「乳薊」,可萃取出Silibinin、Silidiamin及Silicristin等三種有護肝作用的黃酮素,現在統稱為水飛薊素。
水飛薊素保健作用,可以從三方面來說:
1‧它是很強的抗氧化黃酮素,具有抑制體內 5-lipoxyenase(一種加速體內氧化作用的酵素)的作用,並且增加肝臟細胞分泌 GSH(抗氧化酵素)的濃度及穩定細胞膜(主要是肝細胞)的作用。
2‧水飛薊素與肝細胞結合後,能增加肝細胞的解毒及對抗有毒物質侵害的功能。
3‧水飛薊素有肝細胞修護及再生的促進作用,也能增加正常肝細胞中核甘酸的蛋白質合成作用(細胞再生能力)。
由於水飛薊素在歐洲使用得非常普遍,德國很早以前就將它列為醫師處方的保肝藥品;在台灣,飛薊素也是列為處方藥;而在許多藥廠出產的保肝產品中,都含有飛薊素;在美國則被列為健康食品。
由於本身就是處方藥,因此必須依建議劑量服用。在各國的研究報告,建議用量皆為每天420~600毫克,分2~3次服用。對於肝硬化、肝炎、肝腫瘤或肝指數超過標準兩倍以上的肝疾患者,一般的建議量為每天600毫克,同時配合醫師的肝功能指數追蹤。
▼靈芝(Gsanoderma lucidum),歷史最悠久的保肝藥!
如果說水飛薊是西方最早的保肝聖品,那麼中國歷史最悠久的保肝藥,就非靈芝莫屬了。靈芝是一種木質腐生菌,喜歡生長在高溫多濕及通風良好的環境。在西洋近代之分類系統中,將靈芝列為真菌界(Fungi),應用靈芝屬真菌作藥,在中國歷史上有兩千餘年,古代醫藥學家都認為靈芝能治療多種疾病,是滋補強壯、扶正固本的珍貴藥物。
靈芝的主要成分是靈芝多醣體(Polysaccharide)、靈芝三帖(Triterpennoids,又稱靈芝酸)、麥角固醇、蛋白質、多醣體、樹脂、甘露醇及有機鍺等。
根據臨床研究,靈芝可以提高肝臟的解毒能力,促進肝細胞再生,促進抗體及干擾素的產生,所以可以用來治療慢性肝病。有許多動物實驗報告,將靈芝萃取物用在部份肝臟切除的白鼠身上,結果證明靈芝能促進小鼠肝臟再生的能力。另外,以四氯化碳破壞小鼠的肝臟細胞,再分別以水飛薊和靈芝實驗,結果發現,24小時內,水飛薊的效果優於靈芝,但96小時後,靈芝降GOT、GPT的效果卻比水飛薊好。
有些人喜歡自己採菇製藥,但野生靈芝因長在枯木的腐根上,經常有變質的或有毒的靈芝被誤食;而野生靈芝經過雨水淋灑,水溶性的有效成分容易流失,而且生品的有效濃度,並不如科學方法提煉來得有效,所以還是選購人工栽培的靈芝產品較有保障。
▼牛樟芝,抑制癌細胞、防止過敏等多用途
牛樟芝是台灣特有的品種,屬於多孔性真菌,長年寄生在牛樟樹心內壁,所以稱牛樟芝。由於僅生長於台灣特有的牛樟樹,生長速度緩慢、得之不易。近年來牛樟芝被大量砍伐,導致野生牛樟芝幾乎沒有了,現在市面上的牛樟芝保健產品,大多來自人工培育。
牛樟芝的成分複雜,三帖類化合物是牛樟芝最重要的化學成分之一,也是牛樟芝萃取物中苦味成分的來源。以目前的研究結果得知,在每種靈芝內約有20~50多種三帖類指紋含量,各種靈芝總計已發現將近200多種三帖類指紋,而樟芝只單一種就擁有200多種三帖類指紋,超越靈芝許多。
三帖類的主要功能有:抑制癌細胞生長、抑制組織胺釋放,防止過敏、維持肝臟功能、促進血小板凝集、以及降血脂等作用。此外,牛樟芝含的β-D-葡萄聚醣(多醣體的一種),也能增加人體自然免疫力、預防及抑制癌細胞。
▼蜆精,營養價值高!
熬蜆精治肝病,在國內非常普遍,許多生技公司乾脆做成蜆錠、蜆精、蜆粉,做為肝臟營養的補充品。蜆的味道非常鮮美,又能解酒和保肝。在《本草綱目》也記載蜆有解酒毒、去目黃……等保肝效能。但其實蜆能保肝,乃是出於它的「營養價值」。
蜆有什麼營養價值呢?首先,蜆擁有完美比例的八種氨基酸,能被人體充分吸收利用,進而製造充足的蛋白質,供受損的肝細胞使用,比起其他高蛋白食物,蜆還有低膽固醇的好處。再來,蜆有高量的牛磺酸,有助於合成膽汁酸來幫助消化食物中的脂肪。
蜆還有一種營養成分是膽鹼,膽鹼在腦部能合成乙醯膽鹼,維持腦部細胞正常功能。身體的神經傳導、膽囊調節、卵磷脂製造、肝臟脂肪代謝、膽固醇合成,沒有足夠的膽鹼,這些生理功能都會受損。另外,根據農委會水產試驗所對水產品營養成分分析,水產品以貝類的肝醣含量最高,而蜆的肝醣含量又是貝類中最豐富的。肝醣儲存在肝臟中,有助於修復肝臟細胞,也能提供身體能量來源。
至於蜆所含的多種有機礦物質、維生素B2、B6、B12,都是修補肝臟受損細胞不可或缺的營養成分。
▼五味子,使衰弱身體恢復強壯
五味子是一種具有香氣的木質藤蔓,它的漿果乾燥後,就像兩個腎臟形狀的種子。傳統醫學認為它兼具苦、甜、辣、鹹與酸五種味道,因此名為五味子,做為滋養劑,使衰弱的身體恢復強壯。五味子被認為具有保肝作用,其實是因為它含的30多種木質多酚,這些木質多酚能提供肝臟做為解毒功能。動物實驗發現,以四氯化碳破壞小鼠的肝臟細胞,五味子能改善肝臟功能及對抗肝臟毒性。研究者認為,五味子能活化高胱穀胺酸及胱穀胺酸還原.,讓有毒的物質能有效地被清除,進而達到肝臟免受破壞的作用。五味子能增加鳥胺酸去羧化.ODC(ornithine decarboxylase)的活性,而ODC是刺激肝臟細胞再生不可缺少的,因此五味子也有刺激肝臟細胞再生的能力。
五味子合併芝麻或橘皮的保健產品,普遍拿來預防酒精引起的肝病。目前也有獲得健康食品認證的五味子複方產品,在療效與安全是有保障的。
▼芝麻,護心血管、保持機體青春活力
根據分析,芝麻除了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等,還含有芝麻素、花生酸、芝麻酚、油酸、棕櫚酸、卵磷脂、維生素A、B、D、E等營養物質。常吃芝麻,可保肝護心臟血管,還能清除細胞內衰老物質「自由基」,延緩細胞衰老,保持機體青春活力。
動物實驗發現,芝麻素(Sesamin)可減輕因酒精或四氯化碳造成的肝臟損傷。在人體試驗則發現芝麻素能在肝臟形成抗氧化物質,清除有害的自由基。此外芝麻素能降低大鼠的癌前期細胞數目。它的抗氧化活性隨劑量增加而提高,抗氧化能力比維生素E更強。
芝麻營養成分中,芝麻素只有0.5%,也就是說每100克芝麻只有0.5克的芝麻素,新鮮芝麻還必須經過攝氏190度高溫炒焙,才能產生抗氧化效果。而目前市面上已經有芝麻素萃取的保健產品可以選擇,民眾可以不必吃大量芝麻,又吃進過多的熱量。
▼金線蓮,兼具抗衰老功效
金線蓮是台灣才有的藥用植物。過去,金線蓮隱身在海拔500~1700公尺冷涼的原始林蔭之中。1993年行政院農業部門開始在埔里大量繁殖台灣金線蓮。2009年7月,首次有金線蓮產品獲得衛生署健康食品認證。
金線蓮所含的八種必需氨機酸與微量元素,如硒、鉬等含量均高於大陸產西洋蔘和野山蔘,有抗衰老的功效。日本研究團隊從高雄金線蓮分離出棕櫚酸、軟脂素、桂皮酸,以及β-Sitosterol β-D-glucopyranoside、金線蓮糖甘(kinsenoside)、nicoloside等化合物。Ito等學者則分離出金線蓮糖甘、nicoloside、固醇類(sterols)、丁酸葡萄糖甘 3-O-β-D-glucopyranosyl-(3R)-4-dihydroxy butanoic acid等化合物。
其中,金線蓮糖甘對於四氯化碳所誘發的小鼠肝毒性,具有降低GOT及GPT的作用,亦即具有良好的保肝效果,而且明顯優於靈芝。此外,2001年有研究團隊發表文獻報告指出,金線蓮糖甘對於體內過多脂肪及肝臟內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含量,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過去,民間多半以酒、豬肉和金線蓮一起燉煮湯汁來保肝。但一般民眾對生草藥鑑定能力不足,常被不肖商人欺瞞,誤服東南亞進口的金線蓮類似物,致使腎功能受到傷害。如今,已有生技公司與學者的技術合作,生產金線蓮保肝膠囊,這個產品在今年也獲得衛生署健康食品認證,民眾可以不必冒著誤用草藥,或吃進重金屬污染的風險。
▼七葉膽,寒性體質不宜
又名絞股藍、龍鬚藤。為葫蘆科植物絞股藍的全草,屬多年生蔓草植物。七葉膽性味甘寒、但無毒。生產地分布很廣,包括中國大陸陜西南部、長江流域以南各省,都可見到它的蹤跡,又以雲南種類最多。韓國、日本、越南、印尼等地區也有。台灣在600~2000海拔的山谷陰濕處也可見到。
七葉膽的保肝作用來自於七葉膽皂甘(化學結構與人蔘類似)。以吞噬細胞、肝微粒體及血管內皮細胞做氧化試驗,七葉膽皂甘能降低人類嗜中性白血球的超氧化物,陰離子及過氧化氫含量,說明七葉膽可以減緩肝細胞被氧化的情形,增加肝細胞存活機率。
此外,七葉膽還能降低大鼠血中的三酸甘油脂、脂質過氧化物、總膽固醇、磷脂質、麩氨酸焦葡萄酸轉氨脢(GPT)之含量。對於四氯化碳造成的急性肝細胞損傷,七葉膽有明顯的保護功能。
七葉膽在市面上多半以茶包的方式販售,七葉膽偏涼,寒性體質不適合使用。
如果不是茶包、沒有處理過的七葉膽,最好先用熱水煮過再沖泡飲用,加上枸杞、黃耆可以使寒性降低。由於七葉膽有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女性生理期、出血性中風病人、胃出血病人、孕婦等都不建議使用。
▼珍珠草,複方膠囊能降火氣、減少疲勞
珍珠草在韓國被視為治肝病的國寶;大陸秦嶺也發現珍珠草蹤跡,中國衛生部研究人員動物實驗證實,珍珠草對B型肝炎及抗肝纖維化有顯著效果。
台灣的醫療團隊,則是以台灣珍珠草(大戟科植物,俗稱葉下株)做實驗室研究,發現葉下珠具有調降腫瘤細胞基因BC1-2的表現,引發細胞凋亡,而對正常細胞沒有任何明顯毒性。
台灣的葉下珠性寒味苦,長期使用易傷脾胃,中醫師多半會搭配其他中藥,降低葉下珠的傷害性。至於珍珠草在國內保健市場,可見的產品多半是和朝鮮薊、樟芝、牛磺酸、蜆等合製成的複方膠囊,訴求降火氣、減少疲勞等功效。
病毒性肝炎,一定要就醫
其實,只要正常飲食、規律作息,一般人不需要刻意補充護肝產品。如果因為工作應酬多、課業壓力大、吃太多成藥,短時間內無法讓受損肝細胞復原,就可以選購衛生署食品衛生處認證的「健康食品」,或是有核備的「食品」,來補充肝臟需要的營養,但仍須定期追蹤肝功能指數(衛生署食品核可資料查詢網站 <http://food.doh.gov.tw/foodnew>)。
這些衛生署護肝認證的保肝產品,都是以四氯化碳破壞老鼠肝細胞,強調具有抗氧化與修復受傷肝臟細胞功能。套用在人類,頂多是改善酒精、化學物質或疲勞造成的肝損傷。切記!病毒性肝炎,一定要就醫接受治療。
至於病毒性肝炎的治療方式,目前已有醫藥級的注射型干擾素,以及口服抗病毒藥物,民眾千萬不可捨棄正規治療,一味靠健康食品,以免失去最佳治療黃金期。
除了不熬夜、少喝酒、不吃刺激食物、不亂吃成藥的護肝通論,基於愛肝心理,許多和肝有關的保健產品,民眾都喜歡買來試試。但有人吃了保肝藥,反而造成肝臟傷害,醫師乾脆警告:所有保肝藥都別碰!只是,愈不說清楚,民眾就愈是瞞著醫師偷吃。
本文要介紹目前市場上,用於「保肝」的保健產品,希望讀者有正確的用藥觀念,選擇適合自己的保肝產品。
藥品、食品、健康食品
所謂的保健產品,是指非藥品級的「食品」,又分為「健康食品」與「食品」二種。依據台灣的食品衛生法規定義:能提供特殊營養素和具有保健功效的食品才叫健康食品,並要取得「健康食品認證」,目前國內通過衛生署認證的健康食品只有160多種,未經認證都只是一般「食品」。
藥品、食品、健康食品的使用差別是劑量與使用時機的差異。藥品經過純化過程,濃度與劑量都比較高,使用在人體疾病狀態;健康食品則是以特定加工或處理方法分離或萃取某些有效活性成分,濃度較藥品還低,適用於人體健康時的預防保健或半健康狀態。
讀者首先應了解自己的肝臟狀況「是否需要用藥」,如果經醫師抽血檢查後確認不需要用藥,建議可採取正確的護肝行動,再配合具保肝效果的健康食品。但一旦得了病毒性的肝炎(如B型肝炎),就應該配合醫師的藥物治療 ,不可單靠健康食品。
國內常見的「保肝」產品
▼水飛薊素(Silymarin),處方藥須依建議量使用
水飛薊(Cardus Marianus L.)是目前最廣泛用來治療酒精性肝炎、急性肝炎及肝硬化(纖維化)最常用的保養產品。它原生於喀什米爾山區,早在17世紀,著名的藥劑師 Nicholas Culpeper 就已經建議使用乳薊(Milk Thistle)來保護肝及脾臟,更建議用來治療黃疸。
水飛薊的莖和葉片被切開時會流出白色的組織液,因此又名「乳薊」,可萃取出Silibinin、Silidiamin及Silicristin等三種有護肝作用的黃酮素,現在統稱為水飛薊素。
水飛薊素保健作用,可以從三方面來說:
1‧它是很強的抗氧化黃酮素,具有抑制體內 5-lipoxyenase(一種加速體內氧化作用的酵素)的作用,並且增加肝臟細胞分泌 GSH(抗氧化酵素)的濃度及穩定細胞膜(主要是肝細胞)的作用。
2‧水飛薊素與肝細胞結合後,能增加肝細胞的解毒及對抗有毒物質侵害的功能。
3‧水飛薊素有肝細胞修護及再生的促進作用,也能增加正常肝細胞中核甘酸的蛋白質合成作用(細胞再生能力)。
由於水飛薊素在歐洲使用得非常普遍,德國很早以前就將它列為醫師處方的保肝藥品;在台灣,飛薊素也是列為處方藥;而在許多藥廠出產的保肝產品中,都含有飛薊素;在美國則被列為健康食品。
由於本身就是處方藥,因此必須依建議劑量服用。在各國的研究報告,建議用量皆為每天420~600毫克,分2~3次服用。對於肝硬化、肝炎、肝腫瘤或肝指數超過標準兩倍以上的肝疾患者,一般的建議量為每天600毫克,同時配合醫師的肝功能指數追蹤。
▼靈芝(Gsanoderma lucidum),歷史最悠久的保肝藥!
如果說水飛薊是西方最早的保肝聖品,那麼中國歷史最悠久的保肝藥,就非靈芝莫屬了。靈芝是一種木質腐生菌,喜歡生長在高溫多濕及通風良好的環境。在西洋近代之分類系統中,將靈芝列為真菌界(Fungi),應用靈芝屬真菌作藥,在中國歷史上有兩千餘年,古代醫藥學家都認為靈芝能治療多種疾病,是滋補強壯、扶正固本的珍貴藥物。
靈芝的主要成分是靈芝多醣體(Polysaccharide)、靈芝三帖(Triterpennoids,又稱靈芝酸)、麥角固醇、蛋白質、多醣體、樹脂、甘露醇及有機鍺等。
根據臨床研究,靈芝可以提高肝臟的解毒能力,促進肝細胞再生,促進抗體及干擾素的產生,所以可以用來治療慢性肝病。有許多動物實驗報告,將靈芝萃取物用在部份肝臟切除的白鼠身上,結果證明靈芝能促進小鼠肝臟再生的能力。另外,以四氯化碳破壞小鼠的肝臟細胞,再分別以水飛薊和靈芝實驗,結果發現,24小時內,水飛薊的效果優於靈芝,但96小時後,靈芝降GOT、GPT的效果卻比水飛薊好。
有些人喜歡自己採菇製藥,但野生靈芝因長在枯木的腐根上,經常有變質的或有毒的靈芝被誤食;而野生靈芝經過雨水淋灑,水溶性的有效成分容易流失,而且生品的有效濃度,並不如科學方法提煉來得有效,所以還是選購人工栽培的靈芝產品較有保障。
▼牛樟芝,抑制癌細胞、防止過敏等多用途
牛樟芝是台灣特有的品種,屬於多孔性真菌,長年寄生在牛樟樹心內壁,所以稱牛樟芝。由於僅生長於台灣特有的牛樟樹,生長速度緩慢、得之不易。近年來牛樟芝被大量砍伐,導致野生牛樟芝幾乎沒有了,現在市面上的牛樟芝保健產品,大多來自人工培育。
牛樟芝的成分複雜,三帖類化合物是牛樟芝最重要的化學成分之一,也是牛樟芝萃取物中苦味成分的來源。以目前的研究結果得知,在每種靈芝內約有20~50多種三帖類指紋含量,各種靈芝總計已發現將近200多種三帖類指紋,而樟芝只單一種就擁有200多種三帖類指紋,超越靈芝許多。
三帖類的主要功能有:抑制癌細胞生長、抑制組織胺釋放,防止過敏、維持肝臟功能、促進血小板凝集、以及降血脂等作用。此外,牛樟芝含的β-D-葡萄聚醣(多醣體的一種),也能增加人體自然免疫力、預防及抑制癌細胞。
▼蜆精,營養價值高!
熬蜆精治肝病,在國內非常普遍,許多生技公司乾脆做成蜆錠、蜆精、蜆粉,做為肝臟營養的補充品。蜆的味道非常鮮美,又能解酒和保肝。在《本草綱目》也記載蜆有解酒毒、去目黃……等保肝效能。但其實蜆能保肝,乃是出於它的「營養價值」。
蜆有什麼營養價值呢?首先,蜆擁有完美比例的八種氨基酸,能被人體充分吸收利用,進而製造充足的蛋白質,供受損的肝細胞使用,比起其他高蛋白食物,蜆還有低膽固醇的好處。再來,蜆有高量的牛磺酸,有助於合成膽汁酸來幫助消化食物中的脂肪。
蜆還有一種營養成分是膽鹼,膽鹼在腦部能合成乙醯膽鹼,維持腦部細胞正常功能。身體的神經傳導、膽囊調節、卵磷脂製造、肝臟脂肪代謝、膽固醇合成,沒有足夠的膽鹼,這些生理功能都會受損。另外,根據農委會水產試驗所對水產品營養成分分析,水產品以貝類的肝醣含量最高,而蜆的肝醣含量又是貝類中最豐富的。肝醣儲存在肝臟中,有助於修復肝臟細胞,也能提供身體能量來源。
至於蜆所含的多種有機礦物質、維生素B2、B6、B12,都是修補肝臟受損細胞不可或缺的營養成分。
▼五味子,使衰弱身體恢復強壯
五味子是一種具有香氣的木質藤蔓,它的漿果乾燥後,就像兩個腎臟形狀的種子。傳統醫學認為它兼具苦、甜、辣、鹹與酸五種味道,因此名為五味子,做為滋養劑,使衰弱的身體恢復強壯。五味子被認為具有保肝作用,其實是因為它含的30多種木質多酚,這些木質多酚能提供肝臟做為解毒功能。動物實驗發現,以四氯化碳破壞小鼠的肝臟細胞,五味子能改善肝臟功能及對抗肝臟毒性。研究者認為,五味子能活化高胱穀胺酸及胱穀胺酸還原.,讓有毒的物質能有效地被清除,進而達到肝臟免受破壞的作用。五味子能增加鳥胺酸去羧化.ODC(ornithine decarboxylase)的活性,而ODC是刺激肝臟細胞再生不可缺少的,因此五味子也有刺激肝臟細胞再生的能力。
五味子合併芝麻或橘皮的保健產品,普遍拿來預防酒精引起的肝病。目前也有獲得健康食品認證的五味子複方產品,在療效與安全是有保障的。
▼芝麻,護心血管、保持機體青春活力
根據分析,芝麻除了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等,還含有芝麻素、花生酸、芝麻酚、油酸、棕櫚酸、卵磷脂、維生素A、B、D、E等營養物質。常吃芝麻,可保肝護心臟血管,還能清除細胞內衰老物質「自由基」,延緩細胞衰老,保持機體青春活力。
動物實驗發現,芝麻素(Sesamin)可減輕因酒精或四氯化碳造成的肝臟損傷。在人體試驗則發現芝麻素能在肝臟形成抗氧化物質,清除有害的自由基。此外芝麻素能降低大鼠的癌前期細胞數目。它的抗氧化活性隨劑量增加而提高,抗氧化能力比維生素E更強。
芝麻營養成分中,芝麻素只有0.5%,也就是說每100克芝麻只有0.5克的芝麻素,新鮮芝麻還必須經過攝氏190度高溫炒焙,才能產生抗氧化效果。而目前市面上已經有芝麻素萃取的保健產品可以選擇,民眾可以不必吃大量芝麻,又吃進過多的熱量。
▼金線蓮,兼具抗衰老功效
金線蓮是台灣才有的藥用植物。過去,金線蓮隱身在海拔500~1700公尺冷涼的原始林蔭之中。1993年行政院農業部門開始在埔里大量繁殖台灣金線蓮。2009年7月,首次有金線蓮產品獲得衛生署健康食品認證。
金線蓮所含的八種必需氨機酸與微量元素,如硒、鉬等含量均高於大陸產西洋蔘和野山蔘,有抗衰老的功效。日本研究團隊從高雄金線蓮分離出棕櫚酸、軟脂素、桂皮酸,以及β-Sitosterol β-D-glucopyranoside、金線蓮糖甘(kinsenoside)、nicoloside等化合物。Ito等學者則分離出金線蓮糖甘、nicoloside、固醇類(sterols)、丁酸葡萄糖甘 3-O-β-D-glucopyranosyl-(3R)-4-dihydroxy butanoic acid等化合物。
其中,金線蓮糖甘對於四氯化碳所誘發的小鼠肝毒性,具有降低GOT及GPT的作用,亦即具有良好的保肝效果,而且明顯優於靈芝。此外,2001年有研究團隊發表文獻報告指出,金線蓮糖甘對於體內過多脂肪及肝臟內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含量,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過去,民間多半以酒、豬肉和金線蓮一起燉煮湯汁來保肝。但一般民眾對生草藥鑑定能力不足,常被不肖商人欺瞞,誤服東南亞進口的金線蓮類似物,致使腎功能受到傷害。如今,已有生技公司與學者的技術合作,生產金線蓮保肝膠囊,這個產品在今年也獲得衛生署健康食品認證,民眾可以不必冒著誤用草藥,或吃進重金屬污染的風險。
▼七葉膽,寒性體質不宜
又名絞股藍、龍鬚藤。為葫蘆科植物絞股藍的全草,屬多年生蔓草植物。七葉膽性味甘寒、但無毒。生產地分布很廣,包括中國大陸陜西南部、長江流域以南各省,都可見到它的蹤跡,又以雲南種類最多。韓國、日本、越南、印尼等地區也有。台灣在600~2000海拔的山谷陰濕處也可見到。
七葉膽的保肝作用來自於七葉膽皂甘(化學結構與人蔘類似)。以吞噬細胞、肝微粒體及血管內皮細胞做氧化試驗,七葉膽皂甘能降低人類嗜中性白血球的超氧化物,陰離子及過氧化氫含量,說明七葉膽可以減緩肝細胞被氧化的情形,增加肝細胞存活機率。
此外,七葉膽還能降低大鼠血中的三酸甘油脂、脂質過氧化物、總膽固醇、磷脂質、麩氨酸焦葡萄酸轉氨脢(GPT)之含量。對於四氯化碳造成的急性肝細胞損傷,七葉膽有明顯的保護功能。
七葉膽在市面上多半以茶包的方式販售,七葉膽偏涼,寒性體質不適合使用。
如果不是茶包、沒有處理過的七葉膽,最好先用熱水煮過再沖泡飲用,加上枸杞、黃耆可以使寒性降低。由於七葉膽有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女性生理期、出血性中風病人、胃出血病人、孕婦等都不建議使用。
▼珍珠草,複方膠囊能降火氣、減少疲勞
珍珠草在韓國被視為治肝病的國寶;大陸秦嶺也發現珍珠草蹤跡,中國衛生部研究人員動物實驗證實,珍珠草對B型肝炎及抗肝纖維化有顯著效果。
台灣的醫療團隊,則是以台灣珍珠草(大戟科植物,俗稱葉下株)做實驗室研究,發現葉下珠具有調降腫瘤細胞基因BC1-2的表現,引發細胞凋亡,而對正常細胞沒有任何明顯毒性。
台灣的葉下珠性寒味苦,長期使用易傷脾胃,中醫師多半會搭配其他中藥,降低葉下珠的傷害性。至於珍珠草在國內保健市場,可見的產品多半是和朝鮮薊、樟芝、牛磺酸、蜆等合製成的複方膠囊,訴求降火氣、減少疲勞等功效。
病毒性肝炎,一定要就醫
其實,只要正常飲食、規律作息,一般人不需要刻意補充護肝產品。如果因為工作應酬多、課業壓力大、吃太多成藥,短時間內無法讓受損肝細胞復原,就可以選購衛生署食品衛生處認證的「健康食品」,或是有核備的「食品」,來補充肝臟需要的營養,但仍須定期追蹤肝功能指數(衛生署食品核可資料查詢網站 <http://food.doh.gov.tw/foodnew>)。
這些衛生署護肝認證的保肝產品,都是以四氯化碳破壞老鼠肝細胞,強調具有抗氧化與修復受傷肝臟細胞功能。套用在人類,頂多是改善酒精、化學物質或疲勞造成的肝損傷。切記!病毒性肝炎,一定要就醫接受治療。
至於病毒性肝炎的治療方式,目前已有醫藥級的注射型干擾素,以及口服抗病毒藥物,民眾千萬不可捨棄正規治療,一味靠健康食品,以免失去最佳治療黃金期。
雕塑S曲線!9種食物,加速新陳代謝
在google以「提升新陳代謝」或「加速新陳代謝」為關鍵字搜尋,你可以找到800多萬筆世界各地提供的祕方。而食物更是其中最吸引人的祕密,有多少人能抗拒「愈吃愈瘦」的誘惑?
但不幸的是,只要消化食物,就是在消耗熱能,所以沒有什麼超級食物能刺激新陳代謝,任何食物在吃進肚裡的第一個小時左右,都是你新陳代謝最旺盛的時候,美國著名的營養師金貝爾(Molly Kimball)戳破了這個幻想。
台北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也直言,想單靠飲食積極提升新陳代謝是很困難的,最主動的做法還是多運動。告訴你一個驚人的數據:你上班時偷吃的那一包約100克的洋芋片的熱量,得要爬310層樓才可能完全消耗。要使熱量支出多於收入,不是件容易的事。
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關於食物可以促進新陳代謝的說法?最終的答案先揭曉好了,前提是「有節制地飲食,且多運動」,之後才能談怎麼吃。
▼▼吃辣椒
辣椒中所含的「唐辛子」(capsaicin)可以造成身體的生熱反應,的確能刺激新陳代謝。有研究指出,辣椒或任何辣的食物可以增加約20%的新陳代謝,並且維持約30分鐘。但並沒有其他研究證實這個效果可持續更久。
台北榮總營養部臨床營養組組長楊雀戀也指出,辣屬於重口味,很下飯,可能還會使你多吃幾碗而多攝取了熱量。台安醫院預防醫學中心營養師余依晏則提醒,腸胃不好的人最好不要輕易嘗試這個方法。
▼▼少量多餐
想減肥,的確應控制熱量,減少攝食量。
但有研究發現,你每減少約0.4公斤,你的基礎代謝率就會減少約2~10卡路里,也就是說,如果你減了4公斤,你就會少代謝20~100卡路里,那就表示你每天必須少攝取20~100卡路里來維持你的身材,否則反而更容易發胖。
所以千萬不要只以節食做為減肥的唯一手段。
有人說,吃早餐是喚醒身體的新陳代謝。事實上,當你身體沒有食物需要消化時,新陳代謝就會下降,所以少量多餐也有助維持新陳代謝的效率。
「重點是你每餐的熱量攝取不能多,而且總熱量控制在需求範圍內,這樣才不會變胖,」趙強還提到,這樣胃容量也會慢慢縮小,就能慢慢減少食量。
▼▼餐前喝水吃蘋果 抑制食欲
趙強也建議可以在吃飯前後吃熱量不高的蘋果,再喝水,因為果膠(可溶性纖維)吸水會膨脹,就可延緩胃排空的速度,進而抑制食欲。
另外,楊雀戀也提到,從另一個生理角度來看,只要維持血糖穩定,就不易過度刺激胰島素分泌,也就比較不容易餓,有不少人的經驗,平日早餐吃得不多,午餐前不見得會餓,突然早餐吃多了些,反而在午餐用餐前就覺得餓,這是因為血糖起伏太大造成。
▼▼運動前吃半根香蕉
碳水化合物達到基礎量,可幫助燃燒脂肪。所謂的基礎量大約是一餐半碗飯的量(如果換算成土司,大概是一般做三明治時的兩片土司量),才能幫助你燃燒脂肪。
趙強解釋,因為脂肪要進到身體的燃燒循環過程中,需要碳水化合物的幫忙帶入,碳水化合物如果不夠,脂肪無法燃燒,或是燃燒速度變慢,就容易囤積。另外,如果你的運動超過30分鐘以上,趙強也建議可以在運動前半小時補充一份碳水化合物,例如香蕉半根,同時補充能源及電解質,也讓脂肪更容易燃燒。
▼▼喝綠茶
綠茶中的兒茶素或是咖啡因類物質,的確有助新陳代謝的提升,尤其是能提高脂肪分解酵素的活性,另一方面降低合成酵素的活性。
但要喝多少量目前並無定論,趙強認為,這只能當作輔助性的提示作用。
▼▼主食攝取全穀根莖類
趙強說明,全穀根莖類的食物例如糙米、燕麥、麥片、蕎麥、薏仁等,因為升糖指數(GI值)低,從代謝角度來看,會讓胰島素分泌降低,減少產生同化作用,也就不容易合成脂肪。
另外,全穀根莖類如果纖維質夠,飽足感也夠,胃排空的時間拉長,也會使胰島素分泌較穩定。而且也有研究發現,纖維質可以幫助你多燃燒約30%的脂肪。
▼▼喝足量的水
有人說喝冰水有助刺激新陳代謝,這是因為你的身體需要燃燒額外的能量以便回溫。但我們做個極端的假設:你一天可以喝到1公升0℃的水,1公升看似很多,但讓溫度從0℃回升到正常體溫37度卻僅僅消耗了37大卡而已,「只要吃一顆柳丁60大卡,所有消耗的熱量就都被抵消了,」趙強解釋。
不過,喝足量的水對促進新陳代謝是有些幫助的。身體代謝水分要進行逆滲透,因此喝水本身就會消耗熱量。還有研究發現,如果你脫水,可能會少消耗2%的卡路里。怎樣算足量?「體重×30=1天需喝水的量,」余依晏也建議,可以2000cc開水加一顆檸檬,其中所含的檸檬酸可以刺激代謝。
▼▼適度吃肉
說穿了,若你想提升新陳代謝,最不能遺漏的食物種類就是蛋白質;而肉是蛋白質的一種,也可以吃奶、蛋、豆、魚等來代替。
蛋白質的功能在幫助維持肌肉量,肌肉量與新陳代謝率成正比關係,而且肌肉量大,消耗的熱量也就多。楊雀戀指出,適量攝取蛋白質食物,能使肌肉損耗量降到最低,同時也最易誘導出因進食產生的熱能。
提供你一個數據:蛋白質類食物需要比其他像脂肪、醣類等食物多25%的能量來消化。
因此趙強提醒,如果想減肥的人,每10公斤體重還是得攝取1份的肉、魚、豆、蛋類。生重1兩的肉(約半個手掌大)、一顆蛋、四格豆腐一塊、薄的五香豆干兩片都算一份。
▼▼少吃含糖食物
水果不僅熱量高,其中所含的果糖更是刺激脂肪合成的重要因素。一份由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療中心臨床營養學副教授帕克斯(Elizabeth Parks)主持的研究發現,當使用果糖取代葡萄糖時,醣類轉成脂肪的過程明顯增加。
而且早餐前攝取果糖較多者,即使是四個小時後才吃午餐,身體也傾向將更多午餐能量存進肝臟變成脂肪,而非將其燃燒做為能量。
「果糖、葡萄糖與蔗糖等都能轉化成三酸甘油脂,但比起葡萄糖與蔗糖,果糖是直接跳過肝臟管制途徑,更易形成三酸甘油脂,亦即更快形成體脂肪,」研究人員表示。
當然,含果糖的飲料或食品更是大忌。
但不幸的是,只要消化食物,就是在消耗熱能,所以沒有什麼超級食物能刺激新陳代謝,任何食物在吃進肚裡的第一個小時左右,都是你新陳代謝最旺盛的時候,美國著名的營養師金貝爾(Molly Kimball)戳破了這個幻想。
台北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也直言,想單靠飲食積極提升新陳代謝是很困難的,最主動的做法還是多運動。告訴你一個驚人的數據:你上班時偷吃的那一包約100克的洋芋片的熱量,得要爬310層樓才可能完全消耗。要使熱量支出多於收入,不是件容易的事。
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關於食物可以促進新陳代謝的說法?最終的答案先揭曉好了,前提是「有節制地飲食,且多運動」,之後才能談怎麼吃。
▼▼吃辣椒
辣椒中所含的「唐辛子」(capsaicin)可以造成身體的生熱反應,的確能刺激新陳代謝。有研究指出,辣椒或任何辣的食物可以增加約20%的新陳代謝,並且維持約30分鐘。但並沒有其他研究證實這個效果可持續更久。
台北榮總營養部臨床營養組組長楊雀戀也指出,辣屬於重口味,很下飯,可能還會使你多吃幾碗而多攝取了熱量。台安醫院預防醫學中心營養師余依晏則提醒,腸胃不好的人最好不要輕易嘗試這個方法。
▼▼少量多餐
想減肥,的確應控制熱量,減少攝食量。
但有研究發現,你每減少約0.4公斤,你的基礎代謝率就會減少約2~10卡路里,也就是說,如果你減了4公斤,你就會少代謝20~100卡路里,那就表示你每天必須少攝取20~100卡路里來維持你的身材,否則反而更容易發胖。
所以千萬不要只以節食做為減肥的唯一手段。
有人說,吃早餐是喚醒身體的新陳代謝。事實上,當你身體沒有食物需要消化時,新陳代謝就會下降,所以少量多餐也有助維持新陳代謝的效率。
「重點是你每餐的熱量攝取不能多,而且總熱量控制在需求範圍內,這樣才不會變胖,」趙強還提到,這樣胃容量也會慢慢縮小,就能慢慢減少食量。
▼▼餐前喝水吃蘋果 抑制食欲
趙強也建議可以在吃飯前後吃熱量不高的蘋果,再喝水,因為果膠(可溶性纖維)吸水會膨脹,就可延緩胃排空的速度,進而抑制食欲。
另外,楊雀戀也提到,從另一個生理角度來看,只要維持血糖穩定,就不易過度刺激胰島素分泌,也就比較不容易餓,有不少人的經驗,平日早餐吃得不多,午餐前不見得會餓,突然早餐吃多了些,反而在午餐用餐前就覺得餓,這是因為血糖起伏太大造成。
▼▼運動前吃半根香蕉
碳水化合物達到基礎量,可幫助燃燒脂肪。所謂的基礎量大約是一餐半碗飯的量(如果換算成土司,大概是一般做三明治時的兩片土司量),才能幫助你燃燒脂肪。
趙強解釋,因為脂肪要進到身體的燃燒循環過程中,需要碳水化合物的幫忙帶入,碳水化合物如果不夠,脂肪無法燃燒,或是燃燒速度變慢,就容易囤積。另外,如果你的運動超過30分鐘以上,趙強也建議可以在運動前半小時補充一份碳水化合物,例如香蕉半根,同時補充能源及電解質,也讓脂肪更容易燃燒。
▼▼喝綠茶
綠茶中的兒茶素或是咖啡因類物質,的確有助新陳代謝的提升,尤其是能提高脂肪分解酵素的活性,另一方面降低合成酵素的活性。
但要喝多少量目前並無定論,趙強認為,這只能當作輔助性的提示作用。
▼▼主食攝取全穀根莖類
趙強說明,全穀根莖類的食物例如糙米、燕麥、麥片、蕎麥、薏仁等,因為升糖指數(GI值)低,從代謝角度來看,會讓胰島素分泌降低,減少產生同化作用,也就不容易合成脂肪。
另外,全穀根莖類如果纖維質夠,飽足感也夠,胃排空的時間拉長,也會使胰島素分泌較穩定。而且也有研究發現,纖維質可以幫助你多燃燒約30%的脂肪。
▼▼喝足量的水
有人說喝冰水有助刺激新陳代謝,這是因為你的身體需要燃燒額外的能量以便回溫。但我們做個極端的假設:你一天可以喝到1公升0℃的水,1公升看似很多,但讓溫度從0℃回升到正常體溫37度卻僅僅消耗了37大卡而已,「只要吃一顆柳丁60大卡,所有消耗的熱量就都被抵消了,」趙強解釋。
不過,喝足量的水對促進新陳代謝是有些幫助的。身體代謝水分要進行逆滲透,因此喝水本身就會消耗熱量。還有研究發現,如果你脫水,可能會少消耗2%的卡路里。怎樣算足量?「體重×30=1天需喝水的量,」余依晏也建議,可以2000cc開水加一顆檸檬,其中所含的檸檬酸可以刺激代謝。
▼▼適度吃肉
說穿了,若你想提升新陳代謝,最不能遺漏的食物種類就是蛋白質;而肉是蛋白質的一種,也可以吃奶、蛋、豆、魚等來代替。
蛋白質的功能在幫助維持肌肉量,肌肉量與新陳代謝率成正比關係,而且肌肉量大,消耗的熱量也就多。楊雀戀指出,適量攝取蛋白質食物,能使肌肉損耗量降到最低,同時也最易誘導出因進食產生的熱能。
提供你一個數據:蛋白質類食物需要比其他像脂肪、醣類等食物多25%的能量來消化。
因此趙強提醒,如果想減肥的人,每10公斤體重還是得攝取1份的肉、魚、豆、蛋類。生重1兩的肉(約半個手掌大)、一顆蛋、四格豆腐一塊、薄的五香豆干兩片都算一份。
▼▼少吃含糖食物
水果不僅熱量高,其中所含的果糖更是刺激脂肪合成的重要因素。一份由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療中心臨床營養學副教授帕克斯(Elizabeth Parks)主持的研究發現,當使用果糖取代葡萄糖時,醣類轉成脂肪的過程明顯增加。
而且早餐前攝取果糖較多者,即使是四個小時後才吃午餐,身體也傾向將更多午餐能量存進肝臟變成脂肪,而非將其燃燒做為能量。
「果糖、葡萄糖與蔗糖等都能轉化成三酸甘油脂,但比起葡萄糖與蔗糖,果糖是直接跳過肝臟管制途徑,更易形成三酸甘油脂,亦即更快形成體脂肪,」研究人員表示。
當然,含果糖的飲料或食品更是大忌。
就是愛漂亮 熊家婕:快速瘦身就是運動!
就是愛漂亮 熊家婕:快速瘦身就是運動!Yahoo!奇摩 (2010-05-21)
熊家婕性格小生李鑼的嬌妻,目前育有一女一子,去年底,在網路票選活動中,以曼妙姣好的身材榮獲「2009年最性感人妻」冠軍而異軍突起,今年三月加入黃金大嫂團,各大綜藝節目爭先邀約,代言、活動、廣告應接不暇。
1.請分享你最「有效」的纖體(瘦身)秘方?
A:生孩子之前,我吃得很多,怎麼吃都不長肉,從不擔心「胖」的問題,沒想到生了第一胎,整個肚子都腫了起來,連臉都消不下去,隔了四年,生下老二,醫生提醒我,產婦之所以沒瘦下去,是因為懷孕期間內臟和子宮都受到壓迫,特別是子宮,所以產後要馬上按摩,讓子宮趕緊收縮,我一生產完,連續好幾天,忍著劇痛按摩腹部(指子宮)。
現在回想起來,那種疼痛還記憶猶新,因為我的肚子生完還是硬的,醫生要我用力揉子宮,我痛得直說受不了,但他說,要揉到受不了了才可以鬆手,一開始,肚子不但沒變小,而且硬梆梆得像一顆藍球,我有點不信邪,奇怪的是,半個月後,我的肚子和臉部的水腫開始消退,坐完月子,很快就恢復小姐時代的身材。
我很想跟每一個懷孕婦女分享這個最「有效」的瘦身秘方,讓大家知道,只有在產後的第一時間忍痛按摩,否則坐完月子很難瘦下來,希望每一個婦女產後很快就找回自己的青春美麗。
2.請分享你最「快速」的纖體(瘦身)撇步?
A:我覺得最「快速」的方式無非就是運動,多年來,我幾乎沒碰過宵夜,每一周固定上一、兩堂有氧舞蹈,每天在家都會搖一百多下呼拉圈,三餐只要吃多一點,我就覺得反胃,很想把食物吐掉,對自己的體重管理非常嚴厲。
3.請分享「局部」纖體(瘦身)的方法?例如:大腿、小腿、手臂、腰圍、臀部
A:大家都說我的身材好,體重只有四十幾公斤,其實,當了媽媽每天都要抱小孩,手臂和肩膀的肌肉都變壯了,特別是手臂,穿小禮服都感覺自己的臂肌變得好粗,所以我去購物頻道做活動時,有個廠商建議我拿一款名叫Dr.Eris的橘香沐浴乳洗洗看,我就買了試看看。
洗澡時,我小心避開胸部的位置,用力搓洗肩部和手臂,洗到肌膚都紅了起來,一年多來,我覺得已經改善了一些,肩、臂的肌膚都變得蠻緊實的。
4.對於身體最難瘦身的部位,有沒有什麼加強版的瘦身方法?
A:為了消除「拜拜肉」,我不但天天洗消脂專用的沐浴乳,而且經常到住家社區一樓的運動場「吊單槓」,用力跳上去抓好、整個人腳懸空,一直吊到手臂都痠了,稍微休息一下,再用力吊一次。
我說過,運動才是最「快速」的瘦身方式,我的手臂不但變細了,而且抱小孩也覺得沒像以前那麼費力。
5.請推薦好用的輔助纖體產品?例如:按摩棒等
A:我的先生(指李鑼)想減肥,花了一萬多元買了一台「血液循環機」,沒用幾次都扔在那裡,現在,變成了我的減肥輔助工具!
我覺得,這種工具對瘦身或多或少都有點幫助,人要踩在機器上,把帶子綁在想瘦的位置,然後設定時間(最長是六十分鐘)按下開關,整個帶子就會一直抖動,等於是在運動。現在,我的兩個孩子都愛上了這台機器,不過,孩子們只把它當成「玩具」,每天玩得很開心。
6.該怎麼吃才會達到既纖體又漂亮且健康?
A:我說過,只要吃多一點,我就想吐出來,不過,隨著通告愈來愈多,有時吃太少,我的血糖太低導致頭暈,心裡就有點難過,覺得自己努力工作又要帶小孩,為什麼要對自己這麼嚴苛?後來,我換了一個方式減肥,就是改菜單!
我上「好市多」買好魚,像鮭魚、鱘魚,它們含有豐富的天然DHA,又沒有施打抗生素、生長激素,我用魚肉取代豬肉、雞肉,把一碗白飯減成半碗,而且大大量吃青菜,聽專家說,多吃韭菜可以排宿便,我就常買來吃,還常吃蘋果,我覺得,改菜單的效果真的很不錯哦,連我老公都瘦了一點,氣色也變好了!
7.請推薦好用的纖體「保養」產品?
A:我很少吃保健食品,不過,我每天晚上都喝「益生菌」,它是粉狀的,一次沖一包,當水飲用,可以促進腸胃蠕動。
以前我大約兩天才排一次便,喝了「益生菌」很奇妙,每天一早就會很自然地排洩乾淨,我的孩子之前也是胃口不好,總要我追著他們求他們多吃點,現在他們喝了「益生菌」,胃口都變好了。
8.請分享如何維持纖體,卻不致影響胸圍尺寸?
A:我個人非常不贊成「惡性減肥」,因為快速瘦身很容易導致胸部縮水,所以我寧可三餐照吃、多上幾堂有氧舞蹈來維持身材。
上有氧舞蹈前半小時,一定不要吃東西、喝水,跳完也要等一個小時才能開始喝水,我非常愛吃甜食,台北市有一家非常好吃的鳳梨酥,以前的我,可以一口氣吃三、四個,不過,為了保持好身材,我都寧可吃一個就好,「節制」飲食才是維持纖體的不二法門。
9.演藝圈中,誰是你心目的最佳窈窕纖美人?
A:我覺得小S徐熙娣是演藝圈裡最纖瘦的大美人。我一共上了兩次「康熙來了」,親眼目睹小S有一雙非常纖細的小腿,而且不管節目錄多久、穿多高的高跟鞋,別人都累得彎腰駝背,她永遠都維持最美的儀態和站姿,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巨星架勢,我想,她和我一樣生過小孩,但,她對自己的要求比我對自己還高,不禁對她肅然起敬!
熊家婕性格小生李鑼的嬌妻,目前育有一女一子,去年底,在網路票選活動中,以曼妙姣好的身材榮獲「2009年最性感人妻」冠軍而異軍突起,今年三月加入黃金大嫂團,各大綜藝節目爭先邀約,代言、活動、廣告應接不暇。
1.請分享你最「有效」的纖體(瘦身)秘方?
A:生孩子之前,我吃得很多,怎麼吃都不長肉,從不擔心「胖」的問題,沒想到生了第一胎,整個肚子都腫了起來,連臉都消不下去,隔了四年,生下老二,醫生提醒我,產婦之所以沒瘦下去,是因為懷孕期間內臟和子宮都受到壓迫,特別是子宮,所以產後要馬上按摩,讓子宮趕緊收縮,我一生產完,連續好幾天,忍著劇痛按摩腹部(指子宮)。
現在回想起來,那種疼痛還記憶猶新,因為我的肚子生完還是硬的,醫生要我用力揉子宮,我痛得直說受不了,但他說,要揉到受不了了才可以鬆手,一開始,肚子不但沒變小,而且硬梆梆得像一顆藍球,我有點不信邪,奇怪的是,半個月後,我的肚子和臉部的水腫開始消退,坐完月子,很快就恢復小姐時代的身材。
我很想跟每一個懷孕婦女分享這個最「有效」的瘦身秘方,讓大家知道,只有在產後的第一時間忍痛按摩,否則坐完月子很難瘦下來,希望每一個婦女產後很快就找回自己的青春美麗。
2.請分享你最「快速」的纖體(瘦身)撇步?
A:我覺得最「快速」的方式無非就是運動,多年來,我幾乎沒碰過宵夜,每一周固定上一、兩堂有氧舞蹈,每天在家都會搖一百多下呼拉圈,三餐只要吃多一點,我就覺得反胃,很想把食物吐掉,對自己的體重管理非常嚴厲。
3.請分享「局部」纖體(瘦身)的方法?例如:大腿、小腿、手臂、腰圍、臀部
A:大家都說我的身材好,體重只有四十幾公斤,其實,當了媽媽每天都要抱小孩,手臂和肩膀的肌肉都變壯了,特別是手臂,穿小禮服都感覺自己的臂肌變得好粗,所以我去購物頻道做活動時,有個廠商建議我拿一款名叫Dr.Eris的橘香沐浴乳洗洗看,我就買了試看看。
洗澡時,我小心避開胸部的位置,用力搓洗肩部和手臂,洗到肌膚都紅了起來,一年多來,我覺得已經改善了一些,肩、臂的肌膚都變得蠻緊實的。
4.對於身體最難瘦身的部位,有沒有什麼加強版的瘦身方法?
A:為了消除「拜拜肉」,我不但天天洗消脂專用的沐浴乳,而且經常到住家社區一樓的運動場「吊單槓」,用力跳上去抓好、整個人腳懸空,一直吊到手臂都痠了,稍微休息一下,再用力吊一次。
我說過,運動才是最「快速」的瘦身方式,我的手臂不但變細了,而且抱小孩也覺得沒像以前那麼費力。
5.請推薦好用的輔助纖體產品?例如:按摩棒等
A:我的先生(指李鑼)想減肥,花了一萬多元買了一台「血液循環機」,沒用幾次都扔在那裡,現在,變成了我的減肥輔助工具!
我覺得,這種工具對瘦身或多或少都有點幫助,人要踩在機器上,把帶子綁在想瘦的位置,然後設定時間(最長是六十分鐘)按下開關,整個帶子就會一直抖動,等於是在運動。現在,我的兩個孩子都愛上了這台機器,不過,孩子們只把它當成「玩具」,每天玩得很開心。
6.該怎麼吃才會達到既纖體又漂亮且健康?
A:我說過,只要吃多一點,我就想吐出來,不過,隨著通告愈來愈多,有時吃太少,我的血糖太低導致頭暈,心裡就有點難過,覺得自己努力工作又要帶小孩,為什麼要對自己這麼嚴苛?後來,我換了一個方式減肥,就是改菜單!
我上「好市多」買好魚,像鮭魚、鱘魚,它們含有豐富的天然DHA,又沒有施打抗生素、生長激素,我用魚肉取代豬肉、雞肉,把一碗白飯減成半碗,而且大大量吃青菜,聽專家說,多吃韭菜可以排宿便,我就常買來吃,還常吃蘋果,我覺得,改菜單的效果真的很不錯哦,連我老公都瘦了一點,氣色也變好了!
7.請推薦好用的纖體「保養」產品?
A:我很少吃保健食品,不過,我每天晚上都喝「益生菌」,它是粉狀的,一次沖一包,當水飲用,可以促進腸胃蠕動。
以前我大約兩天才排一次便,喝了「益生菌」很奇妙,每天一早就會很自然地排洩乾淨,我的孩子之前也是胃口不好,總要我追著他們求他們多吃點,現在他們喝了「益生菌」,胃口都變好了。
8.請分享如何維持纖體,卻不致影響胸圍尺寸?
A:我個人非常不贊成「惡性減肥」,因為快速瘦身很容易導致胸部縮水,所以我寧可三餐照吃、多上幾堂有氧舞蹈來維持身材。
上有氧舞蹈前半小時,一定不要吃東西、喝水,跳完也要等一個小時才能開始喝水,我非常愛吃甜食,台北市有一家非常好吃的鳳梨酥,以前的我,可以一口氣吃三、四個,不過,為了保持好身材,我都寧可吃一個就好,「節制」飲食才是維持纖體的不二法門。
9.演藝圈中,誰是你心目的最佳窈窕纖美人?
A:我覺得小S徐熙娣是演藝圈裡最纖瘦的大美人。我一共上了兩次「康熙來了」,親眼目睹小S有一雙非常纖細的小腿,而且不管節目錄多久、穿多高的高跟鞋,別人都累得彎腰駝背,她永遠都維持最美的儀態和站姿,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巨星架勢,我想,她和我一樣生過小孩,但,她對自己的要求比我對自己還高,不禁對她肅然起敬!
低熱量減肥法 當心胃凸
2010-6-9
低熱量減肥法 當心胃凸
縮胃運動,下半身平放,上半身保持與水平呈30至60度之間,強撐此姿勢30至60秒鐘才可放鬆休息5秒,重複數次為一循環,每日練習數循環不間斷。此動作可加強訓練腹直肌與腹內外斜肌,對保持平坦小腹極有助益。 (照片提供/廖浩欽)
文/廖浩欽
越是靠近都會區,越會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女子不論熟齡或是妙齡,胃部凸出的比例特別明顯。很多女子明明體重正常,可是腹部卻偏大,這是飲食習慣出了問題。
由於缺乏運動的關係,白領與粉領幾乎與肥胖二字掛勾,於是為了減肥,許多人紛紛採用低熱量減肥法,也就是以蔬菜、水果為主食,拒絕肉類與澱粉。低熱量減肥法確實能夠使體重微幅下降,但副作用卻很大。暫且不說對身體的傷害,光是「胃凸」一事,就足夠讓人受不了。
胃凸成因 與食物體積有關
胃凸的成因與食物的體積最有關係。由於低熱量減肥以蔬果與蒟蒻為主食,極度缺乏脂肪與蛋白質,非常容易造成飢餓,往往在正餐過後兩小時,肚子就餓了,於是人們便以量取勝,門診裡,最常聽的就是:「我就一直吃青菜,吃到飽啊!」
青菜、水果吃到飽絕對是一件錯誤!青菜的體積本就龐大,以青菜為主食者又對燙青菜沒有戒心,一下子就能吃掉半顆高麗菜!吃下去的體積龐大,當然把消化道給撐大了。胃容積變大,腸直徑變粗,腹圍當然要變大,才能容納得下,所以胃凸如「附骨之蛆」,減都減不掉。
正確的減重不應該只有重視熱量一途,而應同時重視生理學與人性。飲食要兼顧六大營養素均衡,肉類、澱粉都要攝取,青菜當然也得吃,但是樣樣都要少量,均衡攝取而量少,才能顧及營養均衡。
脂肪與蛋白質能夠有效滿足食欲,要飽足感其實很簡單,只要少量的肉類就能讓飢餓感消失,不必狂吃大量的蔬果。大量蔬果確實能充填胃部,但除了造成胃凸,還會造成心靈極度空虛感,很快就出現減肥倦怠,於是會破功,且造成營養不均衡,對減肥沒有好處。
消耗熱量 有氧運動最有效
想要消耗熱量,以有氧運動最有效,慢跑與騎車都很好,但騎車對膝關節造成的負擔比慢跑小,特別適合更年期前後的婦女與中老年人。
室內健身車是一個好選擇,其特性與一般腳踏車完全相同,但不必外出相對安全許多。在設定上,不必重踩,當以輕踏、快踩為主,每天只要30分鐘即可,配合均衡飲食約可月減1至3公斤,並且養成終生運動習慣,養身又健美。
另外,也可利用縮胃運動,將下半身平放,上半身保持與水平呈30至60度之間,強撐此姿勢30秒至60秒鐘,才可放鬆休息5秒,重複數次為一循環,每日練習數循環不間斷。此動作可加強訓練腹直肌與腹內外斜肌,對保持平坦小腹極有助益。(見圖)
(作者為彰化市玉衡中醫診所院長)
低熱量減肥法 當心胃凸
縮胃運動,下半身平放,上半身保持與水平呈30至60度之間,強撐此姿勢30至60秒鐘才可放鬆休息5秒,重複數次為一循環,每日練習數循環不間斷。此動作可加強訓練腹直肌與腹內外斜肌,對保持平坦小腹極有助益。 (照片提供/廖浩欽)
文/廖浩欽
越是靠近都會區,越會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女子不論熟齡或是妙齡,胃部凸出的比例特別明顯。很多女子明明體重正常,可是腹部卻偏大,這是飲食習慣出了問題。
由於缺乏運動的關係,白領與粉領幾乎與肥胖二字掛勾,於是為了減肥,許多人紛紛採用低熱量減肥法,也就是以蔬菜、水果為主食,拒絕肉類與澱粉。低熱量減肥法確實能夠使體重微幅下降,但副作用卻很大。暫且不說對身體的傷害,光是「胃凸」一事,就足夠讓人受不了。
胃凸成因 與食物體積有關
胃凸的成因與食物的體積最有關係。由於低熱量減肥以蔬果與蒟蒻為主食,極度缺乏脂肪與蛋白質,非常容易造成飢餓,往往在正餐過後兩小時,肚子就餓了,於是人們便以量取勝,門診裡,最常聽的就是:「我就一直吃青菜,吃到飽啊!」
青菜、水果吃到飽絕對是一件錯誤!青菜的體積本就龐大,以青菜為主食者又對燙青菜沒有戒心,一下子就能吃掉半顆高麗菜!吃下去的體積龐大,當然把消化道給撐大了。胃容積變大,腸直徑變粗,腹圍當然要變大,才能容納得下,所以胃凸如「附骨之蛆」,減都減不掉。
正確的減重不應該只有重視熱量一途,而應同時重視生理學與人性。飲食要兼顧六大營養素均衡,肉類、澱粉都要攝取,青菜當然也得吃,但是樣樣都要少量,均衡攝取而量少,才能顧及營養均衡。
脂肪與蛋白質能夠有效滿足食欲,要飽足感其實很簡單,只要少量的肉類就能讓飢餓感消失,不必狂吃大量的蔬果。大量蔬果確實能充填胃部,但除了造成胃凸,還會造成心靈極度空虛感,很快就出現減肥倦怠,於是會破功,且造成營養不均衡,對減肥沒有好處。
消耗熱量 有氧運動最有效
想要消耗熱量,以有氧運動最有效,慢跑與騎車都很好,但騎車對膝關節造成的負擔比慢跑小,特別適合更年期前後的婦女與中老年人。
室內健身車是一個好選擇,其特性與一般腳踏車完全相同,但不必外出相對安全許多。在設定上,不必重踩,當以輕踏、快踩為主,每天只要30分鐘即可,配合均衡飲食約可月減1至3公斤,並且養成終生運動習慣,養身又健美。
另外,也可利用縮胃運動,將下半身平放,上半身保持與水平呈30至60度之間,強撐此姿勢30秒至60秒鐘,才可放鬆休息5秒,重複數次為一循環,每日練習數循環不間斷。此動作可加強訓練腹直肌與腹內外斜肌,對保持平坦小腹極有助益。(見圖)
(作者為彰化市玉衡中醫診所院長)
女性私部搔癢 醫:益生菌可助改善
台灣醒報 <http://anntw.com> 更新日期:2010/06/10 09:03
【台灣醒報記者游清淵報導】隨著夏天悶熱的腳步接近,有愈來愈多女性不時會出現陰部搔癢難耐、紅腫甚至疼痛的情形;有些民眾分泌物增多,還會出現異味,叫人尷尬至極。這樣的症狀很有可能是陰道感染,醫師提醒,最好的方法是建立良好的衛生習慣、穿著透氣衣物與補充益生菌。
衛生署台北醫院副院長王炯琅在受訪時表示,台灣地屬亞熱帶地區,與歐美等大陸型氣候國家相較,細菌、黴菌較容易滋長,也因此陰道更容易發生感染。但台灣大多數女性不好意思就醫諮詢、找出病因,通常先根據錯誤觀念自行解決搔癢問題,也因此在門診常可見到各式各樣錯誤的「陰道清潔」做法,像是用熱水、食鹽水沖洗、或是自行購買各式清潔液灌洗。
但是陰道在正常情形下是弱酸性,且有包含乳酸桿菌等六種細菌所保護。當女性自行以熱水或以肥皂、清潔液清洗陰道時,雖能因短暫刺激減低搔癢感,但由於水的PH值是中性,各式清潔用品的PH值不一;王炯琅醫師進一步說,沖洗時反而會改變陰道PH值,讓乳酸桿菌死亡,反而造成不好的細菌或黴菌更加滋長,讓陰道感染情形更加嚴重。
他擔心這些錯誤觀念與方法,使得許多女性陰部紅腫搔癢等不適症狀反覆發生。據估計,年輕女性中就有75%曾有黴菌感染的經驗,其中有50%會再復發,5%的人會一再發作,難以根治。
王副院長建議,民眾如果出現陰道搔癢、灼熱、外陰紅腫刺痛,或分泌物顏色、氣味改變時,一定要就醫找出感染原因,才能對症下藥,不要自行使用錯誤的清潔方式,會讓狀況越來越糟。
針對經常陰部搔癢紅腫、反覆感染的女性朋友,除了以藥物改善感染狀況之外,王副院長建議,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還可從下列三大項著手,可降低復發機率:
1. 建立良好衛生習慣,保持陰部乾爽:生理期時勤換衛生棉;如廁時要由前往後擦避免將細菌帶到陰部;保持陰部乾爽,平常洗完澡用大毛巾擦乾後,建議可再以吹風機將陰部吹乾。
2. 穿著透氣衣物:月經前後儘量不穿緊身不透氣的衣物,ex.皮衣、牛仔褲、褲襪等。
3. 補充益生菌,維持陰道弱酸性PH值:平時可服用益生菌調整體質,但需有抑制發炎效果,並且可通過膽鹽、酸性及抑黴劑破壞的益生菌組合,才可有效維持陰部弱酸環境,維持正常陰道菌相,避免細菌黴菌滋長。
服用益生菌可使陰道保持在PH值4.5或更低,已被證實對於細菌性陰道炎、念珠菌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都具有極佳的預防保護功能,有效預防陰道感染。除了從一般飲食中攝取外,也可以食用不會被體內酸性物質破壞的益生菌組合,讓人體可吸收多種保護陰道的益生菌健康食品。
【台灣醒報記者游清淵報導】隨著夏天悶熱的腳步接近,有愈來愈多女性不時會出現陰部搔癢難耐、紅腫甚至疼痛的情形;有些民眾分泌物增多,還會出現異味,叫人尷尬至極。這樣的症狀很有可能是陰道感染,醫師提醒,最好的方法是建立良好的衛生習慣、穿著透氣衣物與補充益生菌。
衛生署台北醫院副院長王炯琅在受訪時表示,台灣地屬亞熱帶地區,與歐美等大陸型氣候國家相較,細菌、黴菌較容易滋長,也因此陰道更容易發生感染。但台灣大多數女性不好意思就醫諮詢、找出病因,通常先根據錯誤觀念自行解決搔癢問題,也因此在門診常可見到各式各樣錯誤的「陰道清潔」做法,像是用熱水、食鹽水沖洗、或是自行購買各式清潔液灌洗。
但是陰道在正常情形下是弱酸性,且有包含乳酸桿菌等六種細菌所保護。當女性自行以熱水或以肥皂、清潔液清洗陰道時,雖能因短暫刺激減低搔癢感,但由於水的PH值是中性,各式清潔用品的PH值不一;王炯琅醫師進一步說,沖洗時反而會改變陰道PH值,讓乳酸桿菌死亡,反而造成不好的細菌或黴菌更加滋長,讓陰道感染情形更加嚴重。
他擔心這些錯誤觀念與方法,使得許多女性陰部紅腫搔癢等不適症狀反覆發生。據估計,年輕女性中就有75%曾有黴菌感染的經驗,其中有50%會再復發,5%的人會一再發作,難以根治。
王副院長建議,民眾如果出現陰道搔癢、灼熱、外陰紅腫刺痛,或分泌物顏色、氣味改變時,一定要就醫找出感染原因,才能對症下藥,不要自行使用錯誤的清潔方式,會讓狀況越來越糟。
針對經常陰部搔癢紅腫、反覆感染的女性朋友,除了以藥物改善感染狀況之外,王副院長建議,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還可從下列三大項著手,可降低復發機率:
1. 建立良好衛生習慣,保持陰部乾爽:生理期時勤換衛生棉;如廁時要由前往後擦避免將細菌帶到陰部;保持陰部乾爽,平常洗完澡用大毛巾擦乾後,建議可再以吹風機將陰部吹乾。
2. 穿著透氣衣物:月經前後儘量不穿緊身不透氣的衣物,ex.皮衣、牛仔褲、褲襪等。
3. 補充益生菌,維持陰道弱酸性PH值:平時可服用益生菌調整體質,但需有抑制發炎效果,並且可通過膽鹽、酸性及抑黴劑破壞的益生菌組合,才可有效維持陰部弱酸環境,維持正常陰道菌相,避免細菌黴菌滋長。
服用益生菌可使陰道保持在PH值4.5或更低,已被證實對於細菌性陰道炎、念珠菌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都具有極佳的預防保護功能,有效預防陰道感染。除了從一般飲食中攝取外,也可以食用不會被體內酸性物質破壞的益生菌組合,讓人體可吸收多種保護陰道的益生菌健康食品。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