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17

先菜後肉少丸子 減肥者火鍋聰明吃

冬天吃火鍋,往往使得許多人辛苦減肥的努力付諸東流。因為在圍爐的氣氛下,不慎就吃下大量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若加上喝下好喝的高湯,湯的溫度與好吸收度,更造成腸胃道快速運轉與消化,往往吃了火鍋之後,會體重大增,懊惱不已!

吃火鍋的季節裡,如何做,才能不同以往,在冬天吃火鍋不發胖?其實要訣很簡單。

◎點菜:

●鍋底:選養生鍋,熱量約為250大卡;體重控制者最好不要選麻辣鍋做鍋底,因為其熱量約為1800大卡,是養生鍋的7倍。
●主食:優先選雞肉、魚肉、海鮮,比較不油;盡量不要選霜降牛、豬、羊肉,因為比較油膩。
●優先選冬粉、麵;其次選飯。

◎食用次序:

●蔬菜盤先下鍋,先吃完,此時可喝湯;不要下魚餃、蛋餃、貢丸、芋頭。
●如果很想吃冬粉或麵,要先煮起來,放到另一個碗加一些湯。
●再放肉類下去煮,因為此時肉類的油脂會被煮出來,吃完若還是沒有飽足感,再吃冬粉或麵。

◎注意:

●沾醬:選醬油、蔥、蒜、醋調味較好;如果很喜歡加沙茶醬、花生粉、辣椒調味,則只能放一點點。
●飲料:可以喝無糖茶、健怡可樂、開水;不要喝果汁、汽水,因糖分較高。

◎評估:

●吃完後,肚子會不會脹脹的?
●吃後1至2小時,會不會口乾?想喝水?

如果都不會,表示這一餐吃得滿健康,值得拍拍手,鼓勵一下。

(作者為肥胖專科醫師)

秋冬血壓飆高 降血壓藥不可擅自加量

不少高血壓的老病號都知道,每逢秋冬季節,血壓多少就會比平常高一些,尤其是收縮壓的部分;原因是,天氣冷、活動量少,末梢血管收縮,所以血壓升高。

其次,如果有緊張、壓力、焦慮、不安、失眠等情況,也會引起血管收縮、心跳加快,而導致血壓升高。

像這種因季節、情緒、壓力而導致的血壓變化,應立即和醫師商量對策,不可擅自把原先的降血壓藥加量服用,因為,降血壓藥加倍,效果並不會加倍,倒是副作用可能會加倍!

目前常用的6種降血壓藥,雖然單位劑量不同,可是都有它們各自的「標準劑量」;根據一項研究報告,每一「標準劑量」平均約可把收縮壓降10毫米汞柱、舒張壓降5毫米汞柱,如果劑量加倍,卻只能把收縮壓多降2、舒張壓多降1,也就是說,劑量加倍只能換來1.2倍的降壓效果,而副作用刖可能增加到2倍。

所以,當使用單一藥物而無法把血壓控制到理想目標(130/80)時,醫師就會考慮添加另外一種藥物,因為兩種不同藥物「組合治療法」,可得到2倍的降壓效果,副作用的部分則只會達到1.4倍。

因此,高血壓病人應養成隨時監看自己的血壓,因為有些人可能傍晚高,有些人凌晨會飆高,每天固定時間測量的方式有時可能會錯過,最好是不定時「抽查」,比方說星期一、三、五量早上,星期二、四、六量晚上,星期天量中午,這樣才有機會發現真正的血壓變化。
如果測量出來的血壓大部分是高於140/90時,就得跟醫師商量,不宜自作聰明擅自加藥,以保健康平安。

(作者為台北市中崙聯合診所兒科、家庭醫學科醫師)

小兒異位性皮膚炎 保持皮膚滋潤

學齡前孩童異位性皮膚炎比例越來越高,孩子受不了乾癢症狀,抓得皮破血流,如何保持皮膚濕度?300位家長與孩童透過遊戲來認識異位性皮膚炎及保濕清潔知識。

據統計,台灣12歲以下幼童,每10人就有一人為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紅腫、搔癢不僅讓小朋友睡不好、白天上課無法專心,家長們也連帶受到影響,惡性循環下,大人小孩身心俱疲,影響全家的生活品質。

理膚寶水昨在科學工藝博物館舉辦第六屆異位性皮膚炎冬令營,邀請高醫皮膚科醫師李志宏、陳盈君針對異位性皮膚炎治療及居家護理做詳細說明,還安排團康活動教導小朋友如何處理「癢癢危機」?

照醫囑 使用醫療護膚品

李志宏強調,許多家長心疼小孩長期受到皮肉之苦,跑了很多家醫院,聽取很多民間偏方;其實最正確的治療方式就是保持皮膚滋潤,然後針對異位性皮膚炎所研發、或醫生推薦的醫療產品。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要從生活習慣保養起,包括拒絕油炸食物、遠離纖維毛茸物品、滿身大汗後儘速沖澡及拒絕不適當護膚保養品;異位性皮膚炎雖無法完全根治,卻可有效控制預防發作。

11招實用的「減肥心理學」,打敗心魔就是體重下降的第一步

11招實用的「減肥心理學」,打敗心魔就是體重下降的第一步

這雖然不是「網路趨勢」,但對我自己來說,是最切身、最急迫、最重要的議題,錢以後再賺,現在一定要健康、保證不得「癌」、保證不猝死、不患慢性病,耳聰目明,甚至出現H1N1新流感大流行都有比人家更強的抵抗力。我們打算花一年時間,找出一套終極解答、完整的答案。除了上次提到的「食」,我們還開了一個「健康。行動派。」的興趣專頁,希望想要變更健康、更瘦、肚子小、頭髮更多的男士們,一起「行動」;既然是「行動派」,我們就一定會「行動」,我們希望未來舉辦登山、健行、騎單車等活動,幫幫我,也幫幫你。請加入我們的Facebook APP,隨時掌握最新行動!

體重超過標準的請舉手!

卻減不下來?

你看,一個人只要少吃、多運動,就一定能減重;若還不能,就吃更少、運動更多,一定能減重。為何我做不到?因為「少吃、多運動」本身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或許,減肥無妙方,只要先克服心中的「心魔」,指揮自己去做「對的事」,就可以減肥了!

這篇文章,整理了「騙自己」來減肥的11種方法,其中有三則來源為WebMD「九個減肥妙方」的摘選,其餘的則是我自己的看法以及其他貢獻內容的志工的看法。
準備好了嗎?以下是十一種「心理方法」:

方法一、晚餐留到早餐吃:

這一招是我自己嘗試過,而且非常有效的「騙自己」的方法。要知道,晚上的「心理」和早晨的「心理」是截然不同的,我們可以利用它們之間的落差來減肥,我在「減肥17公斤,自己與自己的心理戰爭」曾提過這一個方法──那時候,我每一頓晚餐照樣出去吃,但是,都將晚餐原封不動的「外帶」,在冰箱冰起來,留到隔天的早上。這個方法好處是,當你眼睜睜的看著這頓豐盛的晚餐卻無法吃,並不會覺得太無奈,你可以告訴自己:「我還是會吃這一些啦,只不過,原封不動的留到隔天早上了!」有趣的是,到了隔天早上,你會發現肚子不餓了,要你再從冰箱拿出來、微波加熱後,東西也變得沒這麼好吃。在早上食慾本就有限的情況下,這一頓豐盛的晚餐,到了早餐竟然吃不完,吃不完就立刻將它丟掉,絕不要感到可惜,你就成功一天了,等當天晚上再重覆同樣的「移到隔天早餐」的動作即可。

方法二、喝很多很多的水:

如果你不想「不吃晚餐」,還有其他方法。譬如超商都有在賣那些吃了可以覺得很飽的減肥餐,其實,根據WebMD那篇研究,真正可以「騙自己」的減肥餐就是「水」!水沒有味道,不會引發食慾,反而還給自己肚子長期保持一種「飽足感」。專家指出,人的身體常常將「口渴」也誤納入「肚餓」感覺的一部份,因此建議,特別是在三餐之前,一定要先喝足了大量的白開水,就會發現那種「饑餓感」少掉一大半!神奇吧!另外,大部份的上班族,水喝得不夠多,我自己也看到以前有些同事根本是不戴水壺來上班、桌上除了茶杯什麼也沒有,每天就一杯熱茶來撐一整天。事實上,水若喝多一點,而且大量的喝,不但加速代謝循環,也能「騙」上班族一直跑廁所、多運動。

方法三、節食的時候,固定做「同一件事情」:

當你在節食的時候,很痛苦,那要記得,這時候一定不能做平常的事情。譬如上班族這個中午要只吃水果大餐,隔壁的肉羹麵的香味不斷飄過來,怎麼辦?怎麼辦?這時候,你可以開始上網,學幾句日文、背幾句英文單字。以後無論何時必須吃少、痛苦時,就記得趕快來學幾句日文、背幾句英文單字,這個方式,可以巧妙的將不吃東西的空虛感,化為實實在在的「成就感」,雖然成就感不能「吃」,但那種快樂,足以勉強抵過不吃東西的空虛!

方法四、相信自己已經減肥成功了:

Benson指出,《Secret秘密》一書中文版第72頁曾提過,減重前必須先了解幾件事。書上說,首先,必須將「減重的想法」從心中排除。書說,因為,它,竟然正是節食失敗的原因!書上指出,當你體重超過,是因為你的「思想」所造成,你因為沒有「瘦的想法」,而是「肥胖的想法」,遂就引來了更嚴重的肥胖。書中指出三個步驟:要求、相信、乃至接收,靠想像力,去想像感覺已經好到自己其實「輕飄飄地」,並去相信自己已經成功,這樣一來,你就可以做瘦子做的事,最後真正變成一個帥氣的瘦子。

方法五、依然天天吃最愛的食物,但只吃一小塊:

體重超標的人,應該也是因為愛吃零食、熱量高的食物,才會到如此這般田地是吧!所以,通常減重,大家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不吃這些食物」,但,這也讓自己的情緒下落了,一開始痛苦不堪,反而無法減重。因此,WebMD文章務實的介紹了一招「騙自己法」,就是「依然讓自己吃最愛吃的東西」,而且還可以天天吃。不過,每次吃都只吃「一點點」。更高的欺騙自己的方法是不要一次買整包,一次只買一小包,每次要吃都得再走到商店去買。

方法六、「極少量、極多餐」減肥良方:

騙自己的方法還有一招,就是將「三餐」變成「六餐」,但每一餐只吃「非常少」;甚至變成「九餐」,每一餐吃得「超級超級微少」。文章引用學術研究,每天吃4~5餐的人,比較能夠控制他們的食慾,這可能和他們認為不必等太久就可以再吃有關。不過,雖然少量多餐,但最後一餐一定得是「晚餐」,過了晚上七點後就嚴守「不吃東西」的原則,這一招才會有效。

方法七、將減肥這件事和心上人連在一起:

Ben Lin林久富也指出,他認為可以和喜歡的人「打賭」,因為喜歡對方,所以願意為對方改變「體重」!這個方法我覺得很有趣,等於是將減重這件事告訴喜歡的人,就算沒有真的「賭」,也一定不會想讓對方失望,而且一邊痛苦的減肥,一邊卻一直想「為了她、為了她」,效果就出來了。就算沒有「她」,在房間裡貼一張巨幅美女海報,一邊減肥一邊想「為了她、為了她」,在饑餓中沉沉入睡,這招聽起來會很有效!

方法八、理性分析法:

Ben Lin林久富也認為,「動力」是很重要的,要先找出自己為何要減重?不能是感覺,而是要很明確的「目的」,最好能符合「S.M.A.R.T」的原則:S.(Specific):具體的,M.(Measurable):可測量的,A.(Agreed upon):可認同的,R.(Realistic):實際的,T.(Timely):時間明確的。譬如:減10公斤可以穿好看的衣服(具體的),因為減10公斤Size可以小一號(可測量的),因為減10公斤會比較健康與好看(可認同的),因為減10公斤是可達成的數字(實際的),要減10公斤在六個月內(時間明確的),找出自己真正要減重的目的,並把它植入自己的潛意識!列出目標,按表操課,最後便是堅定的信心!

方法九、理性處罰法:

Kevin Sun的想法更直接一點,他說,「要減肥成功,不是給獎勵而是要處罰!」胡蘿蔔跟棍子哪個有效呢?他引述了「商業週刊-要減肥賞不如罰」一文,有學者對兩千多名參與者研究,將減肥參與者分成三組,第一組「無獎勵組」沒有任何獎勵,第二組「獎勵組」若減重則每季有固定獎金,第三組「懲罰組」要「繳月費」作為懲罰,體重減輕之後才可獲得退款,一年過後,「懲罰組」平均減重3.6磅,「獎勵組」平均減重1.4磅,而「懲罰組」的人平均比「無獎勵組」多減重1.9磅。

方法十、嚴防「稿賞自己」後座力:

Benson Chen提到一個有趣做法,這是在這個月初的《時代雜誌》提到為何運動的人卻無法瘦,原來,是因為人的心理,在運動後、或累了一天後,總有「稿賞」自己的心態,這時候就會大吃大喝,反而變胖,尤其是在運動後大吃一頓,如Benson描述:肥死你!你剛做的運動都是白做的!還不如待在家坐在沙發看康熙來了,狂笑用到的肌肉搞不好都來得有用。「手上只能有remote control,不能有食物。」

方法十一、不好意思!請先降低標準!

Gainxin Hsiao有一個有趣的想法,部分是從「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節錄,他表示,有些狀況是,盲目的追隨自己的同儕團體、報紙廣告來減重,應該從自己的作息調整,而不是硬梆梆地複製別人的模式。是不是有「我不切實際的完美主義」?也就是「希望恢復心目中最最理想的體重,而非自己應有的標準體重),這樣子的完美主義不容許自己多吃一口飯,少做一秒的運動,每天活在水深火熱的日子中。」他引述:「事實上正好相反,這些人反而更容易失敗,因為心理承受過大的壓力會引起不必要的歇斯底里以及挫敗感。」

當然,除了以上十一招,還有一個隱藏的第12招,就是「知道生理事實法」。肥胖是生理的狀況,而不是心理的狀況,雖說心理會導致生理,但生理還是導致生理的主因,有時候還是要知道到底生理是怎麼運作的,才可以更有效的抑止自己的做法,我們會再繼續請到專業人士,挖掘其他生理的秘密,目前我們團隊裡的專業的Inzoo Chen在自己寫的《素食干物女》一文中曾提到一些減肥人士的生理和心理之間的交扯,請拜讀一下吧!另外,您是醫生嗎?若看到這篇文章,也歡迎加入,我們需要您的幫忙。

希望你喜歡這篇文章。以上十一招,我已經背得滾瓜爛熟,今天開始…選一招你最喜歡的來騙騙自己吧!


茶飲料眼花撩亂,誰真能減肥?

機能性茶飲逐漸成為瓶裝飲料的寵兒,訴求油切、分解、減少體脂肪形成的廣告,令許多人心動。

不斷吃火鍋,卻愈吃愈瘦的相撲選手花太郎,最後甚至搖身成為模特兒花太郎;「敗犬女王」楊謹華在廣告中既能享受美食,又能維持身材窈窕;三比八瘦身戰鬥營、膽固醇小姐,或是標榜沒有任何添加物、只有天然兒茶素...,茶飲「豈止好喝而已」,還要能喝茶減肥。

根據美國《營養師雜誌》2006年公布的健康飲料選擇順序,現在市售、不含糖的機能性茶飲,健康程度僅次於水。不過,天天一瓶茶,真能減脂肪嗎?

1.喝茶可以減肥?
YES!
中醫藥典《本草拾遺》中的確曾提到「茶,久食令人瘦,去人脂。」而現今的科學實驗也發現,純茶可能抑制消化酵素作用、促進脂肪氧化、幫助能量代謝,使脂肪燃燒、不易堆積,因而有助對抗肥胖。

不只如此,茶也與降低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降低血脂肪濃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防癌、抗腫瘤、降血壓、降血糖等有關。

這些生理功能主要都來自茶中所含的多元酚化合物,特別是兒茶素,它在綠茶、烏龍茶、紅茶中都有,其中又以未發酵的綠茶含量最多。

要喝多少量、效益多大,目前仍無定論。台大醫學院生化暨分子研究所榮譽教授林仁混從老鼠的實驗經驗中發現,每日喝10杯茶以上,才可能具有較明顯的保健功能。

也有研究觀察到,綠茶中的茶多酚EGCG的口服效果不如直接注射,猜測可能因為食物會干擾吸收。
一定要提醒一點,廣告標榜所謂的「減少體脂肪形成」,減的並非已經存在身體裡的體脂肪,而只是減少剛吃進去的熱量轉化成體脂肪。

台灣肥胖醫學會常務理事蕭敦仁便舉例,台南成功大學曾做過一項研究,對長期喝老人茶、綠茶的成年人進行5年追蹤,發現腰圍只比不喝茶的人小了1公分,就表示喝茶減肥的效益可能不若想像中來得大。

中山醫學大學健康管理學院營養學系教授王進崑也表示,有時只是單純因為茶裡的咖啡因含量多,有利尿效果,才使體重下降,但並非真的去除體脂肪。

「喝這些茶不代表你就可以不忌口,」蕭敦仁強調,真想要減去體脂肪,必須控制熱量、均衡飲食、多運動才是王道。

2.喝完茶肚子會咕嚕和噗噗,就表示有效果?
NO!
其實目前市售的機能性茶飲多半會添加一些水溶性纖維、膳食纖維等,像每朝健康所添加的菊苣纖維就是水溶性纖維的一種,不容易在胃部被分解破壞,因此可以完整地到達腸道,幫助腸道蠕動,並於盲腸中供細菌發酵、產氣,使排便順暢,這就是為什麼喝了添加水溶性纖維、膳食纖維的飲料,肚子會咕嚕咕嚕,或是產氣、放屁。

但蕭敦仁醫師解釋,將宿便排出與減肥無關,減肥最主要還是要減掉體脂肪;也就是說,必須減少熱量攝取、降低食物在腸道的吸收、並增加新陳代謝,使身體熱量達負平衡,才能消耗身體體脂肪做為熱量使用,進而達成減肥目的。

不過水溶性纖維可以吸附脂肪,減少脂肪的吸收,多少能幫助減重。只是,當它添加進茶飲中,添加量或許被稀釋,又能發揮多大效用,並不清楚,壢新醫院體重管理中心營養師陳星蓉認為,最好還是當作輔助方法比較恰當。

其實水溶性纖維除了吸附油脂外,它經過大腸時可由細菌分解,產生短鏈脂肪酸和氣體,因此可調節膽固醇和血脂,預防心血管疾病。

陳星蓉說,對許多外食上班族而言,平日膳食纖維攝取量偏低,如果透過這些茶飲能補充一些纖維量,其實無妨,但畢竟是單一種類纖維,最好還是從飲食上補充植物性食物,才能均衡攝取到維生素、礦物質與植物化學物質等其他營養素。

王進崑教授也補充,水溶性纖維有抓水的功能,可幫助排便,但攝取太多又可能刺激腸胃,因而拉肚子。若想順利排便,最好還要再多攝取非水溶性纖維,像全麥食物、糙米、根莖類、果皮、豆類食物等,增加糞便容積,刺激大腸蠕動,加速排便。

3.以前從沒聽說茶花能對抗肥胖,真的假的?
事實上,茶花是日本近幾年所研發的明星纖體健康成分,已推出不少以茶花為主訴求的健康食品。

日本京都藥科大學及近畿大學教授共同研究並發掘茶花的特殊功效,從35種新型皂.、4種黃烷醇配醣體中篩出6種新型茶花皂苷(Floratheasaponin)。

京都藥科大學吉川雅之教授在今年7月、由經濟部生技小組舉辦的「國際保健茶花研討會」上說明,日本這幾十年的研究發現,茶花皂苷能有效保護胃部、改善體內中性脂肪細胞的囤積、降低血脂、血糖,減少罹患糖尿病,甚至是過敏發作的機會。

但茶花皂苷做成茶花抽出物是否也有同樣功效,這點似乎備受爭議。目前茶飲所添加的茶花抽出物是萃取成類似科學中藥的粉末,再添加到罐裝茶飲中,根據業者引用日本所做的實驗數據來看,不少醫師與營養師對此結果仍存疑,認為長期效果有待觀察。

王進崑教授也提到,茶花抽出物還含有植物鹼的成分,像咖啡因一樣有利尿作用,或許其減重效果有部份是來自於植物鹼的效果。

4.聽說台灣的研究也發現山苦瓜對減肥的貢獻,是嗎?
YES!
最近有一款茶飲也強調他們所添加的沖繩山苦瓜可快速分解油膩。但台大生化科技學系所做的動物實驗便發現,台灣花蓮自種的山苦瓜活性較沖繩的山苦瓜來得更高,也就是說,降血糖、血脂、減重,特別是預防腹部脂肪堆積效果更好。

山苦瓜萃取物所含的成份可以作用在過氧化體增殖劑活化受器(PPAR),活化被壓抑的PPAR,以避免脂肪組織、肝臟組織的代謝發生障礙,也就不易引發血糖過高,因此最早期印度是將山苦瓜應用在治療糖尿病。

除了降血糖外,苦瓜還有抑制癌細胞、降血壓、降血脂等作用。

而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也不經意發現它對抑制熱量吸收,尤其是預防腹部脂肪堆積也有效,只不過,從台大的研究結果看來,吃生的苦瓜全果比食用苦瓜萃取物來得有效,而且動物實驗推估,每人每天可能要吃到約100克才能達到效果。但從茶飲的成分標示來看,苦瓜果實、苦瓜種子只排在第五位,專家擔心未達有效劑量,減肥效果也就有限。
(審稿專家:台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主任黃青真)

◎專家教你健康喝茶

1.空腹不能喝茶

茶中所含兒茶素會與蛋白質作用,並且刺激胃液分泌,造成胃部不適。但茶飲中添加的膳食纖維或水溶性纖維,為的是要增加飽足感,抑制食慾,通常得在飯前食用才能達到效果。如何兩全?陳星蓉建議,可在兩餐中間,讓食物消化2~4小時後飲用,可能比較適當。

2.控制一天茶飲攝取量

茶裡含單寧酸,大量的單寧酸會與食物中的蛋白質、鐵質結合而凝結成塊,產生沉澱作用,阻礙營養素吸收,腸胃功能不好的人,久而久之便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

而且,每天咖啡因攝取量也不要超過200~300毫克,會失眠或對咖啡因過敏的人,最好下午兩、三點以後就不要再喝茶。

3.小孩子一天也不要喝過多這類機能性茶飲

過多的水溶性纖維,因為無法在腸胃道分解,對腸胃道較敏感的人或是小朋友,短時間大量攝取,可能造成嚴重的脹氣、排氣、腹瀉或腹痛。有市售茶飲一瓶就添加到近12克的水溶性纖維,很容易超過每日纖維攝取量,「尤其是小朋友的建議量為15~20克,而且學校營養午餐一定都有算好各營養素的攝取,過多的攝取可能會擠壓其他營養素的攝取,進而影響發育,」中山醫學大學健康管理學院營養系王進崑教授擔心。

4.腸胃功能弱的人少喝生茶(綠茶)

茶葉中主要傷胃的成分是茶單寧(茶鹼)和咖啡鹼,愈不發酵的茶,茶單寧愈多,因此傷胃程度以綠茶最多,再來是烏龍茶,紅茶最輕。

冷底美人秋冬養生 腳暖身就暖

80%以上的女性,在冬天會出現手腳冰涼的現象。這是因為手腳的神經末梢距心臟較遠,低氣溫又使血管收縮,血液供給不足(血液優先供應腦及內臟等重要器官),導致手腳冰涼。

中醫認為,手腳容易冰冷、麻木,多是氣血不足、陽虛所致,因為氣虛、血虛所造成的血液運行不暢、血液量不足,無法溫暖身體,抵禦外來寒邪,加上腳趾、膝、肩、手指等,都是活動量較多的關節,脂肪少、熱量易散失,更容易覺得冷。

有些手腳冰冷的人是慢性病患,如甲狀腺、腎上腺功能減退、貧血等。但多數女性主要是因為長期工作緊張、生活壓力過大,或者情緒波動等,引起氣血失和、陰陽不諧,而處於亞健康狀態。
氣血失和引致氣虛或者氣鬱,體內陽氣缺少動力或遭阻滯,不能到達四肢,則手腳冰冷;氣不生血導致血虛或氣滯血瘀,若沒有正確的對症治療,有可能因此積勞成疾,發展成各種疾病。

◎欲改善此情況,應多方面入手:

●適量運動,不宜大出汗

女性通常好靜,血液循環較慢,使冬天手腳冰涼的現象更嚴重。平常久坐,或工作中長時間站立的女性,應該有意識地常走動,多做伸展運動,使身體產熱,促進血液循環;如果規律地晨運,整天都可以充滿活力,但不要進行太高強度的運動,因為冬季大量出汗,「發泄陽氣」,反而不利健康。

●暖身錯誤飲食觀念

1.吃熱性食物可以暖身?
這種觀念大錯特錯。很多人其實內火很重,而體表卻感覺寒冷,這是典型的「寒包火」體質。如果再多吃熱性食物、大補特補的話,內火越來越重,而身體卻感覺越來越冷。這種情況,最好求醫,自己也要多活動,把鬱熱散發到四肢。

2.補血也有暖身效果?
紅棗、枸杞、當歸、阿膠等補血藥只適合一部分冷美人,陽虛體質者必須另闢蹊徑,「寒包火」者則不宜常吃麻油爆薑。最好詢問中醫,瞭解自己體質,因為每個人的虛證都不一樣。

●調整日常生活習慣

1.很多女性熱中減肥,不敢吃飽,營養失調,熱能不敷身體所需。加上作息時間不規律、經常熬夜、睡眠不足,身體很難承受這種折磨,自然會「造反」。

2.泡澡和泡腳:溫熱促進血循,可在浴缸放入煮好的生薑或桂皮濃汁泡澡。若冰涼情況嚴重,每晚可用「熱水+米酒+薑」浸泡,同時按摩足部及腿部20分鐘以上。(作者為北市建中堂中醫診所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