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洪櫻娟醫師】 2010.03.08
王太太今年四十八歲,一年來經常有心悸、頭暈的現象,經常頭痛肩背痠痛,四肢無力。睡不好的時候,這些症狀更為明顯。最近還出現胸悶、氣喘不過來的情形,嚴重到經常掛急診,陸續做了胸部X光檢查、心電圖、抽血檢查、甲狀腺檢查,報告都說正常,王太太更加沮喪,認為自己是得了「怪病」心情越來越差,擔心到吃不下也睡不好。後來有醫師告訴她這是身心症,轉介到身心內科門診治療後,這全身不舒服的毛病才改善。
但是有不少患者看盡各科門診卻又找不到病因,成為「逛醫院族」,甚至懷疑自己得了怪病更加憂鬱,不但生活品質大受影響, 也浪費很多時間和醫療資源。
什麼是自律神經失調?
人體的神經系統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為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另一則為週邊神經系統,包括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
其中交感神經系統有如人體的「油門」,當面對壓力和挑戰時,可以加速心跳、加快呼吸、升高血壓、抑制消化,使人變得焦慮緊張起來﹔相反的,副交感神經系統有如人體的「煞車」,當我們休息、準備睡覺時,可以放慢心跳、舒緩呼吸、降低血壓、促進消化,使人變得放鬆平靜。正常狀況下,「油門」和「煞車」可以達到完美的協調和平衡,讓身體的緊繃和放鬆能夠收放自如。
但是在現今的社會中,景氣環境差、工作壓力大、工作時間長、人際關係緊張,不管是身體或是心理都缺乏適度的放鬆,久而久之很容易就會造成「油門」與「煞車」失衡的情況。
有人經常抱怨感到疲乏無力、覺得很累、全身不對勁,有人頭痛、心悸、四肢無力、冒冷汗;有人則是噁心、便祕、失眠、記憶力差,一下子這裡痛一下子那裡不舒服,辛苦地看遍各科門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就是查不出確切病因,不但沒能改善,反而更加焦慮,擔心怎麼都醫不好; 甚至做遍全身檢查, 醫師卻說"你沒有病", 但是種種不適症狀卻是實實在在的困擾著病患。
自律神經失調在醫學上被稱為身心症,患者常合併出現心理與生理的的不適症狀,屬於症狀輕微的精神科疾病。多數患者在身體不適時會透過生理檢查試圖找出病因,可惜的是,約有50-60%的病患在逛遍各大醫院、做過無數檢查後,仍無法獲得適當治療而痛苦不堪。
身心症的各種自律神經失調症狀?
身心症種類非常多,大部分症狀呈現在自律神經系統支配的生理機能上,包括:
全身症狀:倦怠、疲勞、缺乏動力。
頭:頭暈、頭痛。
眼:眼睛疲勞、乾澀。
耳:耳鳴、耳阻塞感。
口:口乾口渴、味覺異常。
喉嚨:阻塞感、異物感、長期咳嗽。
四肢:發麻、發抖、發冷、感覺異常。
肌肉:頸肩緊繃酸痛、肌肉疼痛、下背酸痛。
呼吸:呼吸困難、需要深呼吸。
心臟血管:心悸、心臟無力感、胸悶、胸口壓迫感、血壓不穩定、暈眩。
消化器官:噁心嘔吐、胃痛、胃食道逆流、腹脹、便秘或腹瀉。
內分泌: 糖尿病、甲狀腺問題。
膀胱:頻尿、排尿不易、殘尿感。
生殖:性功能障礙。皮膚:盜汗、皮膚乾燥、發癢。睡眠:入睡困難、淺眠或多夢、白天賴床睏倦。精神情緒:恐慌、焦慮不安、憂鬱、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
該如何治療?
身心症與持續的壓力有關,可能是情緒上的勞心也可能是身體上的勞力,當一個人承受太多的壓力之後,導致大腦神經內分泌傳導物質的不足,進而影響到全身的內分泌系統、自律神經系統,並影響到全身的內臟器官功能的運作。
當急性壓力下或是個性較屬於容易焦慮、要求完美、或追求高成就者都可能使壓力慢性化,這時就很容易出現身心症與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
2010-03-17
婦女自律神經失調 適度補充營養元素
中時健康 趙欣/台北報導】2010.03.11
成年女性會遇到的幾個影響身心大問題,包括失眠、情緒緊張、不孕,還有更年期的潮紅、盜汗,心悸、皮膚乾燥、胸口鬱悶、精神不佳、緊張等症狀,婦女常被這些症狀所苦,卻往往不知其所以然。
其實,這一些問題都不是單純只跟賀爾蒙有關,抗老減重專家潘世斌醫師指出,前來不孕症求診的女性經過檢查,她們體內的排卵賀爾蒙、黃體素、泌乳素、雌激素等內分泌數值都正常,但就是不會懷孕,進一步檢查後才發現是自律神經失調作祟,從自律神經的平衡治療後,也使懷孕率提昇。而更年期婦女的症狀與自律神經的失調也有極大的關連,除了荷爾蒙療法外,自律神經的平衡也是要考慮的療程。
人的神經分為兩大系統,一種是可以意志和控制的神經,另一種則是獨立運作不受意志控制的神經,例如:心臟每分鐘要跳幾下,腸胃分泌酵素消化食物等,都是自律神經的作用。自律神經又分為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兩者必須達到平衡狀態,人體功能才能運作良好,如果失調會引起許多身體症狀,太亢奮或作用太低都會讓人失衡不舒服。
以女性來說,交感神經太亢奮,會引起生殖功能障礙,交感神經作用太低會造成排尿不舒服,甚至尿失禁,但是副交感神經則相反,太低會引起生殖功能障礙,太過亢奮則會頻尿或尿失禁。潘世斌醫師表示,女性皮膚跟交感神經比較有關,交感神經太強會不自主流汗,皮膚發燙,太弱則會太過乾燥、毛髮容易脫落,全身容易發冷,就是台語所說的體質「冷底」。
交感神經對於人體各部分、器官、甚至精神狀態都有影響,精神狀態方面,交感神經太強或副交感神經太弱,會造成容易恐慌、不安、失眠、易有悲傷感?整形外科醫師劉明偉表示,人體的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必須處於協調狀態下,其中關鍵是吸收必須的營養元素,例如:適度補充GABA維生素B群,能幫助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有效協調,同時芳香療法,以精油放鬆治療或刺激穴道體適能等都有不錯的效果。
如果婦女有相關問題出現,最好檢查是否是自律神經失調引起,透過專業儀器測定,對症下藥,補充正確營養元素改變生活型態,放鬆心情,症狀大多能迎刃而解。
成年女性會遇到的幾個影響身心大問題,包括失眠、情緒緊張、不孕,還有更年期的潮紅、盜汗,心悸、皮膚乾燥、胸口鬱悶、精神不佳、緊張等症狀,婦女常被這些症狀所苦,卻往往不知其所以然。
其實,這一些問題都不是單純只跟賀爾蒙有關,抗老減重專家潘世斌醫師指出,前來不孕症求診的女性經過檢查,她們體內的排卵賀爾蒙、黃體素、泌乳素、雌激素等內分泌數值都正常,但就是不會懷孕,進一步檢查後才發現是自律神經失調作祟,從自律神經的平衡治療後,也使懷孕率提昇。而更年期婦女的症狀與自律神經的失調也有極大的關連,除了荷爾蒙療法外,自律神經的平衡也是要考慮的療程。
人的神經分為兩大系統,一種是可以意志和控制的神經,另一種則是獨立運作不受意志控制的神經,例如:心臟每分鐘要跳幾下,腸胃分泌酵素消化食物等,都是自律神經的作用。自律神經又分為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兩者必須達到平衡狀態,人體功能才能運作良好,如果失調會引起許多身體症狀,太亢奮或作用太低都會讓人失衡不舒服。
以女性來說,交感神經太亢奮,會引起生殖功能障礙,交感神經作用太低會造成排尿不舒服,甚至尿失禁,但是副交感神經則相反,太低會引起生殖功能障礙,太過亢奮則會頻尿或尿失禁。潘世斌醫師表示,女性皮膚跟交感神經比較有關,交感神經太強會不自主流汗,皮膚發燙,太弱則會太過乾燥、毛髮容易脫落,全身容易發冷,就是台語所說的體質「冷底」。
交感神經對於人體各部分、器官、甚至精神狀態都有影響,精神狀態方面,交感神經太強或副交感神經太弱,會造成容易恐慌、不安、失眠、易有悲傷感?整形外科醫師劉明偉表示,人體的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必須處於協調狀態下,其中關鍵是吸收必須的營養元素,例如:適度補充GABA維生素B群,能幫助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有效協調,同時芳香療法,以精油放鬆治療或刺激穴道體適能等都有不錯的效果。
如果婦女有相關問題出現,最好檢查是否是自律神經失調引起,透過專業儀器測定,對症下藥,補充正確營養元素改變生活型態,放鬆心情,症狀大多能迎刃而解。
生育年齡婦女 應該知道八項內分泌
【中時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2010.03.11
目前在台灣2,200萬人口中有15%,大約有30~35萬不孕症夫妻,面臨著不同程度的婦女生育問題,因此困擾著整個家庭。事實上,不孕與內分泌息息相關。正常的婦女常在準備生育時,因做了內分泌檢查後,找到不孕的原因。醫師呼籲,生育年齡婦女應該知道八項內分泌及AMH。
三軍總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吳令怡博士建議,育齡婦女當25歲時,最好選擇一次正常的月經週期第2或3天檢測下列八項與生育相關內分泌數據;如果下列有任何一項數據極度異常,建議立刻就診,包括:FSH (Follicular stimulating hormone)濾泡促素、PRL (Prolactin)泌乳素、LH (Luteinizing hormone)黃體促素、TSH (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甲狀腺促素、E2 (Estradiol)雌二醇(動情素)、Progesterone助孕酮、黃體固酮,還有Testosterone睪固酮,以及在月經週期結束後2或3天檢查CA-125。
據統計發現,當以上的數據有任三項輕度異常時且假設因工作、學業或其他因素計畫必需避孕兩年時,避孕計畫應該提前半年結束,準備受孕。因為據初步發現,上述任三項異常時,需調養或治療12~16個月,才能達到自然受孕的目標。專家還是希望育齡婦女能在29~30歲卵巢功能老化之前,順利自然受孕。
當以上數據有任五項異常時,建議考慮儘快懷孕。因為臨床上,已經是不孕高危險族群。未來成功自然受孕調養治療時間有可能拉長至2~3年。如果這時還因上述原因實施避孕,等到想懷孕時,有可能就必須藉由自費且昂貴人工生殖醫學技術來增加受孕率,此項支出對一個年輕家庭、夫妻雙方及其生涯規畫幾乎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當女性28歲時,目前仍沒有生育的打算,正在使用任何方式避孕時,建議於生日當天送給自己特別的生日禮物,除了追蹤上述八項與生育相關內分泌數據外,進一步自費檢查AMH (Anti-Mullerian hormone)抗穆氏管荷爾蒙。AMH可幫助了解目前的卵巢儲存卵子的數目,如果其數值低於2μg/l,表示卵巢功能嚴重老化,建議加快懷孕腳步。
藉由內分泌的八項數據及AMH,可初步評估本身未來生育狀況。尤其在今日女性也可撐起一片天的職場社會中,女性普遍晚婚。而且現實生活環境的污染,也讓男女天然受孕力降低。初步了解自己,做好準備,才能順利的掌握未來幸福人生。
目前在台灣2,200萬人口中有15%,大約有30~35萬不孕症夫妻,面臨著不同程度的婦女生育問題,因此困擾著整個家庭。事實上,不孕與內分泌息息相關。正常的婦女常在準備生育時,因做了內分泌檢查後,找到不孕的原因。醫師呼籲,生育年齡婦女應該知道八項內分泌及AMH。
三軍總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吳令怡博士建議,育齡婦女當25歲時,最好選擇一次正常的月經週期第2或3天檢測下列八項與生育相關內分泌數據;如果下列有任何一項數據極度異常,建議立刻就診,包括:FSH (Follicular stimulating hormone)濾泡促素、PRL (Prolactin)泌乳素、LH (Luteinizing hormone)黃體促素、TSH (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甲狀腺促素、E2 (Estradiol)雌二醇(動情素)、Progesterone助孕酮、黃體固酮,還有Testosterone睪固酮,以及在月經週期結束後2或3天檢查CA-125。
據統計發現,當以上的數據有任三項輕度異常時且假設因工作、學業或其他因素計畫必需避孕兩年時,避孕計畫應該提前半年結束,準備受孕。因為據初步發現,上述任三項異常時,需調養或治療12~16個月,才能達到自然受孕的目標。專家還是希望育齡婦女能在29~30歲卵巢功能老化之前,順利自然受孕。
當以上數據有任五項異常時,建議考慮儘快懷孕。因為臨床上,已經是不孕高危險族群。未來成功自然受孕調養治療時間有可能拉長至2~3年。如果這時還因上述原因實施避孕,等到想懷孕時,有可能就必須藉由自費且昂貴人工生殖醫學技術來增加受孕率,此項支出對一個年輕家庭、夫妻雙方及其生涯規畫幾乎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當女性28歲時,目前仍沒有生育的打算,正在使用任何方式避孕時,建議於生日當天送給自己特別的生日禮物,除了追蹤上述八項與生育相關內分泌數據外,進一步自費檢查AMH (Anti-Mullerian hormone)抗穆氏管荷爾蒙。AMH可幫助了解目前的卵巢儲存卵子的數目,如果其數值低於2μg/l,表示卵巢功能嚴重老化,建議加快懷孕腳步。
藉由內分泌的八項數據及AMH,可初步評估本身未來生育狀況。尤其在今日女性也可撐起一片天的職場社會中,女性普遍晚婚。而且現實生活環境的污染,也讓男女天然受孕力降低。初步了解自己,做好準備,才能順利的掌握未來幸福人生。
訂閱:
文章 (Atom)